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的性行为、吸毒和母婴遗传四种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
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因此,艾滋病也被称为“超级癌症”。
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1月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11月25日发表的2003年度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例高达500万,并有300万人死亡。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总数约为4000万,其中250万是年龄不足15岁的少年。
尽管国际社会在防治艾滋病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且继续呈上升趋势。统计数字显示,非洲目前是艾滋病蔓延最严重的大陆,共有266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今年新增的艾滋病病例为320万,死亡人数为230万。亚洲已成为继非洲之后的第二大重灾区。过去一年中,亚洲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40万,新增艾滋病病例100多万,死亡人数50万。此外,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一年来也新发现200多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死亡人数10万。东欧和中亚地区艾滋病也在不断蔓延,俄罗斯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00多万。(完)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