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预防艾滋病的要点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从外表看上去一切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于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
○目前还没能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病人的生命。
○积极接受医学指导和治疗,可以帮助艾滋病病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至今还没有研制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2)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传播艾滋病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性接触者越乱,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会感染艾滋病。
○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炙针或其他进入人体的器械,就会感染艾滋病。
○1/3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
○大部分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幼儿,会在5岁以前死亡。
○因艾滋病而失去父母的孤儿,身心发育会受到影响,还将增加社会负担。
○怀疑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在孕前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和咨询。
○怀疑或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应到有关医疗机构进行咨询,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和治疗。
(3)在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过程中,不会感染艾滋病。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入厕(坐便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会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建设精神文明,提倡遵纪守法,树立健康积极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路。
○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是艾滋病、性病得以迅速传播的温床。
○卖淫、嫖娼等活动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
○有多个性接触者的人应停止高危行为,以免感染艾滋病、性病而葬送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青年人要学会克制性冲动,过早的性关系不仅会损害友情,也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夫妻之间的彼此忠诚,可以保护双方免于感染艾滋病、性病。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孕,还可以有效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每次性交都应该使用避孕套。
○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并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避孕套安全。
○除了正确使用避孕套,其他避孕措施都不能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感染。
○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染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传染给男性。妇女有权主动要求对方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的机会。
○性病病人比没有性病的人容易感染艾滋病。患有生殖器脓疮、溃疡、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并且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因此,迅速治愈各种生殖器感染,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
○如怀疑自己患有性病或生殖器感染,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或性病防治机构检查、咨询和治疗,还要动员与自己有性接触的人也去接受检查。
○部分女性感染性病后无明显症状,不易察觉,如有高危行为,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切不可找药贩求治,也不要购药自治,以免误诊误治,延长病程,增加感染艾滋病的机会。
○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时,应尽早到有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去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和咨询。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吸毒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家庭和社会。
○远离毒品,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吸毒而感染艾滋病。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感染艾滋病的几率特别大。
○不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洁注射器或消毒过的注射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险。
○与注射毒品的人性交容易感染艾滋病。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依法无偿献血,杜绝非法贩血卖血,加强血液检测是保证用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血浆代用品和自身血液是安全用血的措施之一。
○必须输血时,要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器。
○严格执行各项有关消毒的规章制度,是防止艾滋病经血液传播的重要环节。儿童预防注射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如没有条件,则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医务人员和特种行业(酒店、旅馆、澡堂、理发店、美容院、洗脚房等)服务人员所用的刀、针和其他易刺破或擦伤的皮肤的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9)不歧视并关心、帮助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参与和合作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
○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杜绝高危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和维护社会安定。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艾滋病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将会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形成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成功经验。
○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是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辅,动员全社会参与,实行综合治理。
○宣传教育和改变危险行为的艾滋病预防措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
○每个人都有权且必须懂得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行为,加强自我保护。
○人人都应该把懂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告诉其他人。
○向青年宣传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开展学校性教育,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性病的危害,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