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四艾滋病感染者走進上海 接受志願者培訓
在上海市生殖健康技術指導中心,30歲出頭的趙振和其他三位志願者正在接受為期20天的“艾滋病志願者培訓”。他們分別來自艾滋病蔓延嚴重的河南省商丘阮樓鄉和上蔡縣文樓村,都是艾滋病感染者。
12月10日,通過北京愛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和上海市生殖健康技術指導中心,這4名來自河南三個村民艾滋病組織的志願者來到上海接受為幫助艾滋病人和艾滋孤兒的能力培訓。
趙振:艾滋病人要互相關懷
趙振現在是商丘阮樓鄉艾滋病互助組的項目主管。在經歷了3年的反覆發燒和腹瀉折磨之後,2000年元月,趙振被確診為艾滋病感染者。在此之前,趙振的妻子已經確認為艾滋病感染者。
2003年3月,趙振和其他6位村民到北京佑安醫院看病時,偶然接觸了北京愛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一個成立於1994年,並一直關注艾滋病教育和艾滋病病人權益的民辦機構。
在研究所的建議下,趙振和其他村民成立了互助組,他認為“艾滋病人要互相關懷,互助組要維護艾滋病人的權利”。目前互助組有34名成員。
截至目前,互助組已經帶領300多個村民進行了艾滋病病毒檢測,為22個子女死於艾滋病的孤寡老人提供了幫助。他們還開通了24小時熱線(0370-8112269),輪流值班,為村民解答各種問題。趙振説,雖然他們很努力,但受到資金等方面的影響,只幫助了很少一部分人。
趙振至今沒有向村民公開他是一名艾滋病感染者。“我擔心這樣會妨礙工作的開展,使村民拒絕救助活動。”而趙振也只是他的“工作名”。
李茹:為艾滋孤兒建一個家
河南省上蔡縣文樓村,一個被稱作“艾滋病村”的地方,就是李茹的家鄉。30多歲的李茹是一對11歲龍鳳胎的母親。李茹深愛著她的孩子,而她現在最牽掛的還是村裏那上百個艾滋孤兒。她現在是村裏孤兒救助組織的負責人。
據北京愛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在河南省上蔡縣部分村莊的調查,父母一方死亡的兒童有上百人,父母雙亡的兒童有20-30人,兒童失學情況嚴重。2003年,愛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向李茹提供了25名兒童兩個學期的學費和每月的生活費。讓李茹高興的是,今年有4名艾滋孤兒考上了大學。
李茹説自己是個非常勇敢和堅強的人,“我是村裏第一個表明自己是艾滋病人身份的女性。”2000年4月16日,李茹在河南省防疫站檢測出感染艾滋病毒,“我腦子裏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死。”李茹説。在《大河報》一名記者的勸説下,李茹放棄了自殺的念頭。
李茹的鄰居吳秀麗夫婦倆都是艾滋病人。2002年7月,吳秀麗的丈夫去世,留下了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後來,吳秀麗得到上海一位姓張的教師幫助,使孩子能夠完成學業。這件事觸動了李茹,她和吳秀麗決定成立一個孤兒救助組織,為艾滋孤兒募集資金。於是,孤兒之家在2002年8月誕生。
“在文樓村,很多艾滋孤兒不能正常地生活,更受不到教育。”李茹説。目前,李茹正通過北京愛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籌集資金,希望給這些艾滋孤兒造一個孤兒院,更好地救助這些艾滋孤兒。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