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是怎样一种病
川崎病,是1967年由川崎先生最早发现的,故命名为川崎病,亦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患者年龄一般不超过5岁,1~3岁的婴幼儿为高发年龄,四季均可发病,秋冬尤为多见。
该病发病有六大特点:
1.高热,常为不规则或弛张热,可高达40℃以上,一般持续1~3周,高热时伴烦躁不安或嗜睡;
2.两眼球结膜充血,热退时消散;
4.口腔和咽部粘膜出现迷漫性充血,口唇渐红、干裂或糜烂,见杨梅样舌;
5.躯干出现多形性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瘙痒,但无疱疹及结痂;
推荐导读 >> 妊娠期长了疱疹怎么办才好?
6.手足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恢复期出现特征性指、趾大片状脱皮,常见于甲床皮肤交界处。本病还常出现心肌损害,发生心肌炎或心脏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心肌缺血,甚至诱发心肌梗死,造成死亡。
川崎病与儿童各种出疹样疾病如麻疹、风疹、猩红热及淋巴结炎、风湿病有相似之处,应注意加以鉴别。专家指出,如果发现儿童持续发热超过5天,并出现手脚红肿、出疹及双眼出血等症状,就应考虑本病。
川崎病的发生原因尚未明确。西药中抗生素对本症治疗大多无效。
中医根据其病特征归属于“温毒”范畴,宜用清热解毒、清营凉血之剂,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玄参、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竹叶、僵蚕)。若高热伤阴,可加麦冬、石斛、花粉、沙参等养阴生津。后期若有心肌损害,宜用生脉散加丹参、黄芪等治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导读 >> 教您怎么样优生下一代
(编辑: 哆哆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