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防治碘缺乏病日 碘缺乏可致弱智儿童
中国江西新闻网5月15日南昌讯(王振戎 记者 邓小勇 报道)5月15日是全国第18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题为“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当天上午,江西省卫生厅、江西省盐务局、南昌市卫生局等部门在南昌联合开展了第十八届“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
据了解,碘缺乏病主要患者为婴幼儿、儿童,以及准备做母亲或正在哺乳期的妇女。碘缺乏则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活动期间,江西省、市相关专家就碘盐的摄入量及摄入方式等为市民支招。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病所主任医师万建平指出,正常人每天摄取300微克碘就能维持体内的碘平衡。他还建议,为了防治碘缺乏病,市民需多吃富含碘元素的食物、蔬菜,以增加身体对碘的摄入,如多吃海带、海蜇、蛤蜊、海产鱼虾、紫菜、发菜、芹菜、柿子、鸡蛋、海藻类及瘦肉等。
据了解,自1981年,江西省便大力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的防治策略,据江西省盐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江西省多部门对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等多项指标进行监测。2005年—2010年江西省碘缺乏病检测结果显示,过去五年我江西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由3.7%降至1.1%,学生尿碘中位数由232.4微克/升上升至270.6微克/升,孕妇尿碘中位数由196.23微克/升上升296.01微克/升,均处于较为适宜的水平,合格碘盐食用率也达到了97.03%。
相关链接:
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指自然环境缺碘而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式,地方性甲状腺;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早产儿、死产,先天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
碘缺乏对人体的危害?
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长期碘不足,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引起一系列的损伤。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的缺碘,会造成种种不同的危害。
胎儿期,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流产、早产、死胎畸形,严重碘缺乏可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其严重后果就是克汀病(傻子、呆小病);
儿童期和青春期,会出现甲状腺肿(粗脖子)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体格发育落后(朱儒)。
成人期,出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甲肿俗称“大脖子”严重可压迫气管和食管,影响呼吸和吞咽。
确保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的碘营养最重要。孕妇缺碘将影响胎儿发育,可导致死胎、流产、先天畸形。胎儿及出生后0-2岁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碘营养不良,脑发育将受到不可逆的损伤,严重的可导致智力低下,呆傻、聋哑、瘫痪。轻的也可能使智力发育达不到最佳状态。缺碘最大危害是对下一代智力的损伤。因此,保障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的碘营养充足最为重要。
居民食用加碘盐后碘性甲亢病人是否会增多?
近年来,有些临床医生发现医院看病的病人中,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多了。卫生部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认为,这些甲亢患者并非都是碘性甲亢,碘性甲亢只占很少部分。全民食盐加碘实施后1-5年内碘性甲亢的发病率增高只是暂时的,一过性的,它最终会下降到食盐加碘以前的水平。在补碘防治碘缺乏病的各国中,也曾出现类似情况。而缺碘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影响下一代的脑发育而事关民族素质和社会进步,因此,碘缺乏病防治仍是当前的重点,全民食盐加碘仍是防治的主要策略。对碘性甲亢的特别关注,不应延误,放弃或停止碘盐防治计划。少数一过性碘性甲亢不能与食盐加碘带来的巨大公共卫生效益相比。
哪些人不宜吃碘盐?哪里能买到非碘盐?
甲状腺炎症患者等极少数人不宜食用碘盐。各地都有无碘盐销售点。
怎样才能预防碘缺乏病?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食用碘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持久是我国预防碘缺乏病的最好措施。
碘盐的购买、食用、保存的注意事项
1、要购买有碘盐标志的小袋包装的精制盐。
2、妥善存放,装盐的容器,应避免阳光晒,吸潮和高温,不宜长期存放。
3、炒菜、烧肉和煮汤菜等,不宜过早放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
编辑:刘建明
新闻热线:0791-6730757监督电话:6730687我要在线投稿↓ 腾讯微博
凡本网专稿栏目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中国江西”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新闻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江西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