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家长逼孩子弱智
该科提供的一份智测档案显示:仅今年3月份,就有95名6~15周岁少年来此测智力。让医生不解的是,这95名孩子里,76名智力正常,真正智力低下者仅19人。
该院康复科主任林俊介绍,智力测试结果,可作为鉴定受测者智力高低的参考。每年3月和9月,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测智高峰。其中,9月来测智的学生多集中为小学和初中新生。这些学生多因入学后成绩不好,家长确实担心其智力不行。
而3月份来测智的孩子,多为初三学生。今年3月,共有95名6~15岁少年在该科室测智力,其中14—15周岁的初三学生居多。而智力确实属于低下的孩子,仅19人。
“孩子们穿着整洁干净,相互之间有说有笑,还有孩子戴着mp3,显然不属于智力有问题的孩子。”医生认为,若真是弱智,家长不可能让他们自己去做测试。且多数孩子测试时极不配合,主动寻求智力低下的测试表现。
武汉市81中副校长江虹分析,可能往届有毕业生通过这种方式拿到了毕业证,然后把这个经验传递给了其他学生,导致其他学生效仿。
今年3月,一名初三学生到该科做测试。当时的接诊医生熊萍回忆,根据孩子做测试的成绩,孩子的智力被检测为低下。拿到证明时,孩子的妈妈不仅不伤心,甚至很高兴。
熊萍表示,有时家长见医生“不配合”,就让学生在测试时乱作题。同样在今年3月,一名女生在家长带领下来测智商。按要求,她指导学生做完了测试的前三题。看到该生全部做对后,她让其独自完成后面的题目。但当她随后再去检查孩子的测试时,发现原先做对的前三题,都被该学生改成了错误答案。
熊萍说,还有一些家长干脆直接要求院方给出“智力低下”的测试结果。
去年4月份,一初三家长带孩子来测智。测智结果显示为80多分(基本正常),家长看后很不高兴,向熊萍提出,“能否把分打得更低一点,比如打个五六十分。”
该家长直言,孩子来测智商,就是希望得到一个“弱智”的诊断结果,“班主任说了,这样,孩子才能顺利毕业。”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