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和珅活在今天肯定是弱智

发布日期:2014-10-04 18:41:44 浏览次数:1600

广州新快报消息:2005年12月10日,广州黄花岗派出所向住在越秀区水荫路的赖先生家人收取48元治安联防费,并且开具了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定额票据,上面盖有越秀区公安分局公章。赖先生认为这项收费未经人民批准,不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据此将越秀区公安局告上法庭,结果败诉。

此前,赖先生还打过两个“小官司”。此前,为了纠正广州市司机违章,市交警部门曾发动市民偷拍道路交通违章录相,并且将违章罚款的部分奖给偷拍者。一时间,偷拍司机违章,成了广州一新型职业。赖先生认为市民拍违章行为不合法,因而将广州市交警告上法庭。

同在2005年,因为养路费滞纳金标准问题,赖先生将广州市公路规费征稽处东山征稽所告上法庭。

三起官司,第一特点是案值小;第二特点,都属于行政部门自定收费办法;第三特点,全都败诉。

读史的时候,我特佩服和珅和大人和中堂。

中国官场,历来存在一个银粮火耗陋习。所谓火耗,意指民众交上来的税银都是散碎的,官府将其铸成官银,过程会有损耗。官员们便将这种损耗加大一些,变成了自己的补贴。时间一长,火耗越来越多,因此出现了“三年穷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现状。

为了根除这种陋习,也为了增加朝廷的银库储量,和大中堂眼珠儿一转,想出一着妙计(也有人说这招是年羹尧想出来的):火耗归公,然后由朝廷统一发放养廉银。

乾隆老皇儿整天为自己的国库空虚担忧,和大中堂急皇帝之所急,想皇帝之所想,又献出一个妙招儿,在北京城的九道城门口设卡收税。

这个法儿绝,用江湖的话说,就是留下买路钱。可人家是官,官当然不说江湖话,收税可是正当名分儿。

再说了,大清朝不是穷吗?国库空了呀。能有什么办法增加点国库,让皇帝老儿弄出点政绩出来?和大中堂心里清楚,大清朝虽然穷,普通百姓也穷,可官员不穷,富商不穷。大清朝廷以及普通百姓之所以穷,是因为钱全都装进中间那个阶层的口袋里了。他们为什么能富?不就是依着凭着靠着大清朝吗?现在为大清朝做点贡献,也是应该的。

城门口收税这种事,也就是和大中堂干得出来。税费收得最多的是谁?自然是那些带着真金白银到京城来跑官买官的。跑官买官这种事儿,和大中堂可喜欢了,开了这条道,不就有人往他家送银子了?送给他的就是他自己的,那可是一文不能少。同时,他还要刮人家一道,给皇帝老儿留一点儿。其次呢,就是那些大宗货物进城的。拉了那么多货进城,不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呀,你用了心里舒坦,就不能让皇帝老儿也跟着舒坦一下?和大中堂心里透着亮儿呢,他知道,这些货物,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官员出外勤的时候,下面官员行贿的。这种钱不该收税吗?二嘛,则是官员们从下面捞回来的好处,比如半价买的紧俏物品或者以权势压人收罗的古玩字画儿之类。这种东西,来历不是纠缠不清吗?收你一点税,是便宜了你,没有满门钞斩,已经给你法外施恩了。

看看乾隆朝,什么乌七八糟的事儿都有,可史上仍然称作乾隆盛世。盛世之名怎么来的?就来源于府库渐丰。也就是说,全都是和大中堂收税有功。

读到和大中堂的这些招儿,你忍不住就要拍案子,如果面前没案子的话,那一定得拍腿儿,大大地叫一声绝。

不过且慢,看一看当今的收费招儿,你又会忍不住大骂一声:和大中堂,你真他妈蠢蛋一个。那么多招儿,你这脑袋是榆木的?咋就想不出来?

比如说吧,和大中堂只不过在北京九道门收税,这多大个事儿?为什么不像今天的公路收费一样,先收养路费,再收附加费,然后每隔30公里设一个收费站?真是那样的话,银子就会像长江的水一样流进来,大清朝还能被八国联军给欺了?

或许,和大中堂是考虑到收费站太多了,大清朝又得给这些收费员支一份饷银吧。其实,这事儿用得着担心吗?羊毛出在羊身上呢。看一看眼前的例子吧,国家每年支出的公安机关办公费用是何等之大一个数目?警察们全都哥俩儿好坐茶馆坐酒馆坐牌馆坐妓馆去了,支着那些联防理事儿。他们理啥事儿?小偷肯定抓不着,打架斗殴吧,只当没看见,有一件事是一定要干的,那就是收保护费。

什么邮电延伸费、电力增容费、教育附加费、计划生育费……掰着手指儿数数,一双手肯定数不过来。

和大中堂啊和大中堂,你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咋就这么不开窍?这么简单的捞财招儿,你咋就想不出来?结果给自己家里整出个8亿两,这不是往自己脸上挂牌子,宣示天下此地无银三万两吗?

你说这和大中堂,到底是蠢还是不蠢。要我说,离弱智也差不远了。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