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黄永玉国画尚未入门画怀素似典型屠户 画杜甫似弱智怆夫

发布日期:2014-10-08 23:18:36 浏览次数:1600

一个有“国画大师”之誉,一个被称作“画坛鬼才”。范曾与黄永玉都是当代画坛的响当当人物,其影响已不止于艺术圈及艺术市场,所沾染的事件亦在文化公共空间迅速成为焦点。而他们两人之间的是非恩怨,一直是艺坛与文化界备受关注的热点。多年前,范曾公开发表讨黄檄文《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从15个方面为黄永玉画像,内心怒火中烧,言辞尖酸刻薄。该文一石激起千层浪,至今仍是艺坛与网络议题。范黄两人到底有何恩怨?两人的艺术成就究竟该如何评价?黄永玉真的不会画画吗?收藏周刊本期摘编该文,希求引来更多不同的声音。

一评

自视过高而手眼不逮

黄永玉的画巧密有余而睿智不足,停留在艺术的浅层智慧,而无佛家所谓的深入法性的“如有智慧”。他早期的木刻作品极尽工细而殊乏醇厚内涵,善用刀法变化而不善用黑白对比,尚不能见彦涵、古元等大师项背,不可在一流版画家中侧身。十多年前初学中国画,由于缺乏中国画的笔墨功底,用排笔、排刷、丝瓜囊和大片水粉色彩作画,这未始不是一法,然而由于黄氏作画,心浮气躁,其所作国画,类多线条破败、色泽淆乱,油画家以为无色彩而国画家认为无线条。彼时他连一块像样的图章也没有,用豆腐干刻一东倒西歪的印记,钤于画面。有一次他问我,图章的优劣有何关系?我说这关系太大了,今后你不当如此草率。黄永玉的线条,作为“应物象形”的手段,尚可作到尽精刻微,转折回环,均所擅长,唯线条韵味不足,类似西方保罗·荷加斯速写之断断续续勾描,起伏顿挫是谈不上的。我想,他如能虚心自处,认真攻习国画,亦可望成为一个二、三流的国画家,只是他似乎自视过高而手眼不逮,致使他至今于国画门外徘徊,这真是有些令人惋惜的。

二评

呆板写实与荒率变形

造型永远是一件使黄永玉头疼的事,他也总想不同凡响,在变形上下功夫,殊不知变形是需要一些特别的天分的,莫提格里安尼之变形,非本人着意想变,自家感受如此,故了无造作痕迹;塞尚之笨拙,性情使然,非巧密者故作“大巧若拙”状所可梦见,此塞尚之所以高人一筹处,亦别人所不可力求处。黄永玉一图变形,即入滑稽,试看其水鸟、游鸭,类似卡通或漫画,而画面数只以至数十只鸟,其头直指一方,颇类手枪排队;其所画怀素则一典型屠户而杜甫恰似弱智怆夫;《水浒》插图人物则更荒率不足观。而黄永玉一求写实,即落刻削,遗神而得貌,大体在日本或欧西彩印鸟类画谱中可见原型。黄永玉在呆板的写实与荒率的变形之间徘徊,因此他的作品不会在形象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倒是早期的木刻如那条穷凶极恶的鲨鱼和颇富神韵的阿诗玛,人们还依稀有些印象。

声音

“一位经常在电视、报纸上大谈哲学国学、古典文学、书画艺术的所谓的大红大紫的书画名家,其实也是包装的产物。这位名家其实才能平平。15年前我去到他的画室,亲眼看见一排宣纸被吸铁石吸在墙上,几十幅画同时开工,有钟馗、达摩、老子出关……这打破了我对艺术家的认识,不像是创作,更像是生产车间。后来我就再也没买过他的画。”

———郭庆祥《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

三评

既无色彩,亦无线条

画家的成功,永远是他作品中的形象和深刻的蕴意,而不是合上画册之后浑浑然、噩噩然、喧喧然的一堆颜色和千篇一律的、杂乱的构图。黄永玉的荷花,我不敢轻评,只觉与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相去不可以道里计。固然审美角度不同,正不必强求艺术家之所不能。钩金、钩银在中国工笔画中经常使用,倘中国画讲究惜墨如金,那更不能挥金如土,黄永玉在用金粉、银粉上是近乎滥的,华丽其表,空乏其内,最后颇似漆器描花,很可作为地主、盐商家屏风装饰之用。

概言之,黄永玉先生的画是工艺性的装饰画,品味不够高雅,基调缺乏纯净,有些故弄玄虚,有些哗众取宠,有些自命清高,一言以蔽之曰:有些伪。真、善、美,真、善、美,不真,遑论善、美?我想这恐怕是黄永玉先生应于画外人品方面下功夫处。在笔墨上,我想倘他不在书法上花些力气,将永远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的台阶之上。最好先临一临石门颂、西狭颂,以求丰厚;再从魏碑张猛龙碑和二爨之中以求质朴,这些虽是国画初步,然谁也不能逃此大限,我们等待着黄永玉会渐渐入门。

———摘编自范曾《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

范曾,1938年生,江苏南通人。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

黄永玉,1924年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

反应

黄永玉曾放话

说要打范曾

范曾与黄永玉交恶后,据范曾表述,黄永玉曾放话说要打他,“黄永玉派其心腹周葆华到北京画店对刘克欣讲,你告诉范曾,我们要打他。一次,我与朋友在北京饭店吃饭,另一桌为黄永玉、黄永厚、梅溪三人。当着众多外国人,忽然黄永玉大喊:‘我今天要打一个人!’黄永厚立即站起来挡住去路,我则抓住一瓶啤酒看准,倘黄永玉施以拳脚,我则投桃报李,击以酒瓶。然而由于黄永厚与梅溪之劝阻,丑剧告终,黄永玉愤愤而去,而邻桌范曾等三人,则不动声色,继续饮酒……”

延伸

范曾画作亦常遭诟病

范曾对自己的画自评甚高。“……当我有了这样的明确的发现之后,我的艺术的进步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全社会震惊,我的画也以空前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仅仅十年的时间,我像从激烈的地震颤动中,大地被拥起的奇峰,直插云天。”这是《范曾自述》中的一段话,由此可见范曾之孤傲性格与雄心抱负。而事实上,范曾本人画作的艺术水平亦常遭评论家与公众的诟病。

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曾直言:“范曾画作,形象僵直造作,平面雷同,在传统国画品评体系中,我们只能判定:范曾无品”。而网友“西闪”则对范曾的画面布局提出批评,“直露、粗浅,几近墙板报的水平”、“人物没有性格,没有精神,之间更无实质联系。”

■收藏周刊记者任远综述

任远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