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肛窦炎中医治疗诊断方法

发布日期:2014-11-21 10:34:48 浏览次数:1601

由于肛窦发生炎症时刺激肛窦口产生炎性水肿,并引起肛乳头水肿肥大,阻塞肛窦口及肛腺口,致使肛腺分泌的粘液排出受阻,加之细菌感染,组织间淋巴、血液回流障碍,水肿增加,出现疼痛。一般为撕裂痛或烧灼样痛。多伴有肛门瓣损伤或肛管表层下炎症扩散,排便时症状加重。当内括约肌受到刺激时,肛门疼痛可加剧。

由于肛管内齿线上下分布着丰富的内脏神经和感觉神经纤维,当肛窦、肛乳头及肛瓣受到炎性刺激后,病人往往有排便不尽感、肛内异物感和下坠感,严重者伴有里急后重感。

由于本病瘙痒从肛管内齿线下传出,病人常诉瘙痒伴胀痛感,瘙痒而无法抓挠感。严重时出现反射性放射状瘙痒,可向会阴部前后放射。由于肛窦、肛乳头的炎性水肿,产生肛门闭锁不全性渗出,可见肛门周围皮肤较正常人潮湿。

肛窦炎常出现反射性疼痛,可以通过阴部内神经和第三、四骶神经向尿生殖区反射;通过髂下神经和肛尾神经,向骶骨和尾骨反射;或通过坐骨神经向下肢反射。它还可以引起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矢气多、或便秘等。肛窦炎可以影响整个机体的健康,被称为直肠神经衰弱。这可能是刺激内脏神经和脊神经的结果。

证候:肛门潮湿,瘙痒,有粘液及脓性分泌物流出,肛内坠胀,肿痛,排便时疼痛加重,伴里急后重,粪色黄褐,心烦,口渴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滑。

辨析:①辨证:本证多见于发病初期。以肛门坠胀疼痛,偶有刺痛,便时加剧,流粘液及脓性分泌物,大便次数增多或腹痛即泻,泻时不爽,里急后重,心烦口渴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滑为辨证要点。②病机:湿热下注于肛门,郁结不散,久则化热,湿热蕴结肠络,致使肛门灼热,肉腐成脓而流脓液,气血运行不畅则肛门坠胀疼痛。

证候:肛门灼热,肛周皮肤红肿,糜烂,疼痛,便时加重或腹泻,或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

辨析:①辨证:本证多见于发病的早中期,邪盛而正未衰,以肛门灼热,肛周皮肤红肿,糜烂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者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因肠道燥热,积热下移壅结肛门,郁结而不散,久则灼热蒸内,肉腐成脓,则肛门肿痛,糜烂则流脓液。热邪耗伤津液则口干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证候:证见肛门不适,隐隐作痛,便时加重,肛门粘液溢出,混有血丝,手足心潮热盗汗,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少苔,脉细数。

辨析:①辨证:本证多见于发病的中晚期,以肛门不适、隐隐作痛、粘液中混有血丝,手足心烦热,盗汗,口干少津,便秘舌红苔黄或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因郁热邪毒灼伤津液,阴津亏损则见口干、手足心潮热,盗汗夜甚,大便秘结,粘液混有血丝等阴虚内热之象。

证候:证见坠胀不适,粘液外溢,伴有脱肛,面色HUANG白,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辨析:①辨证:本证多见于发病晚期,以肛门坠胀,粘液稀薄,少气懒言,脱肛,小腹下坠,面色HUANG白,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等气虚升举无力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因病久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升举无力,故出现肛门坠胀,脱出。脾失健运故见纳呆,便溏。面色HUANG白,少气懒言,均属气虚下陷之象。

(2)排便不尽感:病人往往有排便不尽感、肛内异物感和下坠感,严重者伴有里急后重感。

(3)瘙痒:常与疼痛、排便不尽感等表现混杂出现。病人常诉瘙痒伴胀痛感,瘙痒而无法抓挠感。严重时出现反射性放射状瘙痒,可向会阴部前后放射。可见肛门周围皮肤较正常人潮湿。皮肤呈潮红色。

(4)会阴部不适:肛窦炎常出现反射性疼痛,向尿生殖区、骶骨、尾骨或下肢反射。可伴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矢气多、或便秘等。

2.体征:肛窦炎常常只有局部的临床症状,而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1)视诊:肛门外观、形态大部分病人正常。严重者可见局部肿胀,肛周皮肤潮湿,粘液渗出,但肛周皮肤皱折无明显增厚增粗。

(2)指诊:肛内温度轻度增高,在近齿线处可触到硬结、隆起或凹陷,并有压痛或触痛。有时肛门内括约肌紧张,肛管有紧缩感。

(3)肛镜及探针检查:肛镜下可见到患者肛窦部充血、水肿、颜色发红或暗红,挤压此肛窦周围组织时,有压痛或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从炎性窦口流出。常伴有肥大的肛乳头,呈黄白色或淡红色,部分肛瓣肥厚充血,用肛窦钩或探针检查时,能顺利的探入肛窦内较深的部位,而在正常的肛窦口则不易探入。

(4)全身检查:肛窦炎的病位虽在局部,但不可忽视全身检查,只有全面检查,方可做到准确无误。应检查是否有活动性结核,如有结核应局部全身同时治疗。另外糖尿病人抵抗力低下,易并发肛窦炎,应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治疗局部病变。必要时需化验血、尿、便常规,并作心电图,肝功,尿素氮等项检查,以免造成延误主病的过失。

1.直肠息肉:息肉发生在齿线以上,可有一个或多个,质软或硬,表现为红嫩易出血。根蒂细长,无触痛,无明显症状,多见于小儿。

2.内痔:圆形质软,一个或多个,广蒂或广基,无疼痛,表面光滑,无开口及乳头样改变。多发生在截石位的3、7、11点处。

3.绒毛状乳头腺瘤:有蒂,肿物表面呈海绵状或毛绒状,易出血,常有大量粘液。

4.:肛瘘内口多在肛窦,肛门镜检时,用组织钳牵拉瘘道外口,可见内口被牵动而凹陷。触诊内口下可摸到条索状物。肛窦炎检查时则无上述所见。

肛窦炎的治疗大致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肛窦炎只要诊断明确,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疗效是非常满意的。但到晚期往往形成脓肿,内盲瘘、或顽固性久治不愈的肛窦炎时,则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为宜。

1.抗感染治疗:肛窦炎一般多为大肠杆菌感染所致。也有变形杆菌、结核杆菌等。根据感染菌种,可给相应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甲硝唑、氟哌酸、庆大霉素、磺胺类、链霉素、异烟肼等。

2.外用药治疗:常以消炎止痛的栓剂和膏剂。如洗必泰痔疮栓、消炎痛痔疮栓、马应龙痔疮栓和马应龙痔疮膏、九华膏及各种消炎抗菌药膏。

3.灌肠、坐浴治疗法:如使用甲硝唑、庆大霉素等保留灌肠,温盐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均可。

二、手术治疗法:由于肛窦的解剖学特点,抗生素不易进入肛腺腺体内,故本病的一般疗效不稳定。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肛窦内已成脓,或伴有乳头肥大和隐性瘘管的病人,宜采用手术治疗。

1.肛窦切开术:切开引流,清除病灶,缩短疗程,利于恢复。适用于单纯性肛窦炎,或肛窦已成脓,或伴有隐性肛瘘的患者。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肛门局部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在分叶肛门镜下,显露出有病灶的肛窦,用肛窦钩或弯探针钩牵起肛窦,沿肛窦做纵行切口,使引流通畅。用刮勺搔刮病灶后压迫止血。术后每日坐浴,常规换药,保持大便通畅。

2.肛窦切除术:适应症同肛窦切开术,并伴有肛乳头肥大者。操作方法:侧卧位、肛周肛管及局部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在分叶肛门镜下,显露有病灶肛窦,将肛窦、肛瓣作纵行切口,口长约1cm(从齿线下0.4cm的肛管皮肤至齿线上0.6cm的直肠粘膜),深达切断部分内括约肌,清除感染的肛腺及其导管,结扎出血点,用弯血管钳夹住切口一侧的肛管及粘膜,连同增生的肛乳头一起结扎。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对侧内口。术后每日坐浴,常规换药。这样可以使感染的肛窦、肛门腺及导管和肛隐窝得到彻底清除,疗效可靠。

治疗思路与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窦炎,也是近年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西医的手术治疗适应于对经药物治疗无效或肛窦内已成脓,或伴有肛乳头肥大和隐性肛瘘的患者。早期的药物治疗常常难以凑效。中药重在整体的调整,作用较缓慢,但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的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一、肛窦炎的中药治疗:由于肛窦的解剖学特点,抗生素不易进入肛腺腺体内,一般的西药治疗,临床效果不稳定。中药通过整体的调整,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根据病人的表现,灵活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可用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滋阴清热、益气举陷等法治疗。可酌情适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凉血地黄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二、肛窦炎的综合治疗:肛窦炎在整体的治疗基础上,加强综合治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除给予抗炎治疗,肛内塞药和外敷药,还可以采用中药熏洗,缓解痉挛的括约肌,改善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还可将中药直接灌入直肠,使其直接作用于病灶区,则消炎止痛的效果更佳。常用药有黄连、银花、栀子、公英、丹参、防风、甘草等。

1.适应症:适应于肛隐窝部触痛、硬结,抗炎治疗无效,引起肛门持续性不适,疼痛,坠胀,心神不宁者。

2.原理:肛窦炎是齿线上方,肛柱之间的隐窝炎症性改变,常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本术式切开肛窦,挂线引流并防止肛周脓肿形成,是根治方法之一。

3.操作方法:①:取截石位,肛周及肛管内常规消毒,局麻生效后,于肛外1.5厘病窦的相应点位之皮肤作切口,以探针从外切口纳入,与病窦呈直线行进,在食指于肛内协助下从病窦自然穿出。②:探针头系10号丝线,线端系橡皮筋,回撤探针,引出皮筋,将皮筋间的皮肤切开,适度拉紧皮筋,并钳夹,于钳下以丝线将皮筋扎紧。术后按肛门开放伤口换药。

4.注意事项:探针进切口须与病窦呈直线,以免造成兜状伤口,不利引流。处理好病窦口及感染的肛门腺,保持引流通畅。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