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不明肠炎反常袭穗急诊室腹泻病人爆满
http://www.ycwb.com/xkb/2007-01/10/content_1344537.htm
部分大医院急诊号腹泻病人占一两成,诺沃克病毒、轮状病毒、火锅沦为“嫌犯”
■策划统筹:新快报记者林靖峻
■专题执行:新快报记者陈凤琼杨升华
■专题摄影:新快报记者李小萌
广州各大医院消化科最近出现反常现象:频频收到腹泻病人,而且多是急性肠炎
患者,连抗生素也无法止泻。有医生更指出,这一时期腹泻病例明显增加很是反常。一时间各大医院专科医生众说纷纭,尚未能对接二连三发生的腹泻作出明确解释。
来自番禺的黎先生从1月3日开始拉肚子,到现在尚未痊愈,他自称什么都不能吃,只能吃点稀饭度日。几天前他还把腹泻“传染”给妻子。
黎先生说,他3日到外面餐馆打火锅,回来之后就开始拉肚子。“应该不是餐馆不卫生,因为四桌子的客人,就我一个‘出事’。”他说,“刚开始半个小时拉一次,吃过一些抗生素都毫无效果,后来吃了腹可安才有所好转。”之后的日子,黎先生只能靠腹可安“过日子”,稍微进食一些肉类或菜类就拉个不停,只能吃点粥水,然后再吃几颗药丸。在两日后他妻子也出现了类似症状,现在夫妻俩已经分开厕所用,避免互相感染,而且用消毒水擦洗厕所。他说在他所居住的小区里,有好几户朋友都出现这种病,公司里也有。“我去过很多次医院,看到里面很多人都在拉肚子。医生对此也没办法,只是建议吃一些中成药。”
记者询问了市内多家医院,情况都非常类似。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急诊科输液室坐满了人,以年轻人和小孩子居多,不少人都是抱着肚子,无精打采地在吊针。一些人偶尔“忍无可忍”,被迫捧起吊瓶急急往洗手间里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元旦以来挂急诊号的两千多人中,腹泻的就有232人,占了大约1/10。在急诊室旁边专设的肠道门诊里,仅仅4日、5日两天就接诊40人左右。市一急诊科主任卢建华表示,肠胃炎总体上升约两成,在元旦之后就有增多趋势,以轻症为主。
广医三院1月1日-7日中,急诊人数701人,其中胃肠类病人93人;内科门诊823人,其中胃肠类病人146人。急诊科医生表示比起去年,今年肠胃病的病人确实反常地多了。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李增清医师则表示,目前每日的儿科门诊中,腹泻患者约占到10%-20%。
对于广州众多市民出现腹泻的现象,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副主任说,对于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等常见的病毒,疾控中心有常年的监控检测。目前诺沃克肆虐日本,广州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但是目前没有接到任何一所医院、学校、工厂报告群体腹泻,所以市民可暂时安心。市疾控传染科科长刘于飞说,目前广州市尚未有街道爆发的疫情报告,病例多数是零星散发,可能只是呈现季节性上升。杨副主任表示,疾控会尽快了解情况,防患于未然。
上图:急性肠炎突发,医院里增加了很多“小病号”。
腹泻原因众说纷纭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在冬季这个本属于腹泻“平安日”的季节,令市民的肠胃“翻江倒海”?即使是最专业的医生们,也有各种争论的版本。
打火锅搞乱“胃肠”?
广医三院急诊科主任王正维说,在冬天,广州人热爱的“打边炉”
应该是“祸首”。
火锅就是“大杂烩”,由于食物是边煮边吃,很多市民会在火候的把握上少了点分寸,而且为了保证味道的鲜嫩,大多不会煮得很熟。他表示,打火锅也会让人把生熟食、餐具等混放,所以加大了“危险性”。
轮状病毒延迟“作怪”?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李增清医师表示,近日接诊的儿童腹泻患者的确有明显的增多,但多为散发病例,还没有发现群体腹泻的情况。目前每日的儿科门诊中,腹泻患者约占到10%-20%。李医师告诉记者,已到冬季,前两年这段时期,儿科门诊几乎已经没有腹泻病例了,今年此时出现这么多的腹泻患者,算是比较特别。不过他认为,这样的情况并不算反常,因为从接诊的病人检查来看,基本都是因为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没有其它特别的原因,而且秋季腹泻的流行呈波动状,不同年份有时多、有时少。
市一急诊科的医生对此表示认同,之前天气温暖,会让轮状病毒迟迟不走,使小孩频频“中招”。
诺沃克病毒肆虐?
日本近期爆发近二十五年来最严重的诺沃克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肠胃炎疫情,已有数万人感染及数人死亡。中国外交部日前提醒前往日本的国民,在日本尽量不要进食生冷海鲜,以免感染。而佛山南海也爆出25名村民感染的新闻,顿时人心惶惶,所以也有医生在大胆推测是否诺沃克病毒肆虐?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副主任说,诺沃克病毒是一组肠道病毒的总称,会引起胃肠型感冒,在今年夏季曾在香港大规模爆发,平时在广州也一直有散发现象,不过目前没有大规模群体腹泻的疫情报告。
就餐地点不卫生?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卢建华表示,不少病人白细胞出现上升,所以还是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多数病人反映有外出就餐的经历,这就与就餐环境不干净,食物不卫生有关系。另外,夏天食物会变味,人们容易发现,但是冬天则有可能掩盖了这一事实。特别是那些放在冰箱中的食品,最容易逃过群众的“法眼”。
由于现在天气乍暖还寒,人体的抵抗力相对下降,如果饮食又不卫生的话,就容易“中招”。而且元旦刚过,大家在节日里暴饮暴食,现在也刚好是症状显现的时候。
本报记者施翔东报道从2006年11月起,日本、新加坡、意大利等地相继发生了诺瓦克样病毒集体感染事件,近期北京、广州等城市也出现了诺瓦克样病毒感染者,深圳会不会出现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疫情呢?昨天记者从深圳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深圳近期未出现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疫情,但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减少生食沙拉或来源不明的海鲜食品,使用海鲜、冷藏肉类下火锅的时候必须讲究饮食卫生,并勤洗手。
近期未现疫情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谢旭副主任向记者介绍,在深圳,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属于新发传染病。2005年9月14日,深圳发生历史上首例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2005年疫情共涉及3家幼儿园、2所小学、1所中学,报告的患病人数共106人。大部分病例为门诊治疗,无住院病例,无死亡病例。2006年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在深圳市仅在小范围发现,共核实4宗,波及三个区。2007年还未发现此类疫情。
预防需注意饮食卫生
据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牟瑾医生介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是诺瓦克样病毒感染的最主要方式。国际上报道的暴发所涉事物广泛,以牡蛎、沙拉、三明治、蛋糕、冰霜、冰块、饮水、草莓等为主。其中贝类及海鲜产品感染较多。由于深圳是沿海城市,生食海鲜并不少见,也容易感染。
我市将建监控哨点
谢旭表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即将在全市范围内展开感染性胃肠炎的病原学监测,除建设市一级的监测哨点外,每个区都会选择医院或社康中心作为传染性胃肠炎的监测哨点。网络建成后,每周都选取80份样本进行分析,了解深圳居民发生传染性胃肠炎的原因,对于不明原因腹泻的预防控制将更加及时、准确。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