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放射性结肠炎
放射性肠炎是指放射诊断盆腔、腹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所导致的肠道并发症,可分别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肠道放射性损伤。据临床观察,盆腔脏器恶性肿瘤病人接受放射诊断后,可引发结肠发生病变,其症状类似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如放射损害小肠,则可发生类似吸收不好的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在盆腔、腹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接受放疗的病人中,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为0.6%-17%,均匀6%。放射性肠炎的发生主要与下列起因有关:
(1)照射剂量、时间以盆腔放疗为例,如4一4.5周照射量低于4200一4500rads时,胃肠道损害的发作率很低;但如4.5一6周内给4500一6000rads,发作率逐步上升;如再加大照射剂量,发作率迅速增加。一般估量,在5周内照射量超过5000rads时,发作率约为8%。
(2)不一样部位的肠道对比射的敏感性不一样,其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依次为:直肠>小肠>结肠>胃。
(3)不一样部位肠道的活动度、有无腹腔盆腔炎症性传播疾病变或手术史以及有无血管性传播疾病变。由于末端回肠和远端结肠比较固定,较易受照射的损害。炎症或术后粘连使肠拌固定,限制了肠段的活动,使该肠段单位面积的照射量增加,发作率增高。子宫切除后,直肠所受的照射量高于未切除者。动脉硬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病人原先已有血管病变,照射后更易导致胃肠道损害。
(4)个体差异耐受性不一样,对大部分人来说,照射的耐受性是无法预料的,因此对放疗方案的设计应谨慎,且在放疗过程中应注意密切随访。
上面就是专家给大家进行的“何谓放射性结肠炎”相关介绍,最后我们的专家温馨提示:朋友要注意好个人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卫生保健,如果出现了异常的情况,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有其他的疑问,请点击在线咨询。
(编辑:东达)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