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电冰箱肠炎找上你
通讯员石青青周静平高泉艺
生活中,很多有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肠道表现的患者常被初诊为感染性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病以及药物等因素所致。直到症状反复发作加重时,患者才意识到诊断有误,最后发现是炎症性肠病。统计发现,炎症性肠病已成为中国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且患者多为青壮年,日益受到医学界重视和关注。炎症性肠病是什么?当出现类似的临床症状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呢?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炎症性肠病组专家。
长期腹泻
原是“克罗恩病”作怪
小张有腹泻的老毛病,开始时,她没当回事。一年前,症状开始加重,粪便跟水一样,有时甚至有黏液血便,同时腹部常隐痛,于是她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
接诊医师为他做了肠镜检查,肠镜显示,小张患了“克罗恩病”。医生给小张开了药,特别叮嘱他,症状好了千万别停药。可是小张没听医生的话,症状消失后,就自行停药了。半年前腹泻的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小张还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肿痛难忍,寝食难安,只好回头再求医。
接诊的施华秀主任耐心指出,“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等症状。”医生提醒小张耐心配合,合理饮食,规律服药,定期复查。通过系统治疗,小张口腔溃疡慢慢消退,腹痛、腹泻的症状也明显改善。
腹泻超过6周
务必查明原因
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施华秀主任医师介绍,炎症性肠病是一组肠道炎症性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病程较长,且常反复发作,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足,严重者会有消瘦、贫血、发烧等表现,甚至口腔溃疡、关节痛,同时也可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专家提醒市民,要重视反复、长时间无法改善的腹痛、腹泻。腹泻超过6周,务必就医查明原因。近年来,炎症性肠病的病例明显增多,统计资料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为12/10万,克罗恩病患病率为2/10万,实际病例可能更多。
过度依赖电冰箱
恐患上“电冰箱肠炎”
值得注意的是,溃疡性结肠炎也被称为“电冰箱肠炎”。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任建林教授介绍,曾经有国外专家专门在全球范围内做过一项调查,即冰箱使用越多的国家,其国内居民患上溃疡性结肠炎的比例就越高。近些年,这个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
任建林指出,以往食物不新鲜就扔掉。现在冰箱几乎家家有,很多人就把食物的保鲜工作交给冰箱,又不定期清洁冰箱。细菌滋生、繁殖,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就是其中一种。专家提醒,不要过度依赖冰箱保鲜食物。
S3C11057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