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脑瘫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脑瘫的治疗方法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一个慢性的、长期的复杂过程,不是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治疗疾病就能够早日恢复健康,因为小儿脑瘫疾病自身比较特殊,比较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严重恶化。
早产儿与儿童脑性瘫痪的关系十分密切,早产儿的脑瘫患病率为足月儿的十几倍,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是儿童脑瘫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与早产儿的病因、病理生理特点、临床合并症、分娩前处理、新生儿期护理及治疗等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早产儿的病因同样也可能是脑瘫的病因。根据北医大中国妇婴保健中心的研究,三分之一社区的脑瘫患儿的脑CT片上可见到脑畸形影像。脑畸形可能是儿童脑性瘫痪的重要病因,同时,胎儿脑及其他重要器官畸形也同样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原因。此外,所有造成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其他原因,如孕早期母亲贫血、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感染、胎盘功能障碍等,均可在孕早期胎儿脑组织分化、形成和发育的过程中形成脑损伤,表现为先天脑畸形。
早产儿各器官均不成熟,脑组织的发育也不成熟。娩后早产儿的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若护理及喂养不得当,脑组织及各主要器官就不能像宫内一样继续发育并成熟。脑组织发育障碍可能是儿童脑瘫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不少脑瘫婴儿呱呱坠地时,家长们很难发现孩子有什么明显的异常症状,特别是那些轻型的脑瘫婴儿更容易被忽视。有的家长即使发现了某些异常情况,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误认为是缺钙、软骨病等疾病,这样就使这些脑瘫婴儿错过了早期诊断,贻误了早期治疗。
所以,只有耐心、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小儿脑瘫的种种表现。综合临床实践和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观察:
第一是运动异常。正常婴儿运动的发育是有规律的,如果发现孩子的年龄与这个阶段的运动有很大差异,比如说到了3、4个月,头还竖不直地东倒西歪,9、10个月还不会单独坐,12个月还不会站立,1岁半还不会行走,就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第二是姿势异常。比如两腿分开困难,不容易换尿布;站立的时候两腿交叉,用足尖走路,脚跟不着地;手握东西不灵活,握拳的时候拇指握在手掌中;有的还有脸部怪动作,如吐舌头、说话口齿不清等现象。
第三是在围产期婴儿有窒息缺氧病史,有产伤、早产或出生体重偏低的孩子,患脑瘫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专家提示:一旦出现上述体征,就必须到医院进一步确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延误终身,给孩子和家庭带来痛苦。
小儿脑瘫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而且多发于儿童身上,父母如不及时采取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就可能会使病情不断加重,到时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所以我们要知道些小儿脑瘫的治疗,才能帮助患儿控制好病情。
脑瘫的特色疗法1、开创法:一次性完成多肢体、多部位的手术,使患肢的多个畸形部位得到矫正。术后肢体功能的协调性、整体性、灵活性大大增强。
脑瘫的特色疗法2、康复疗法:术后整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一般术后一周即可见明显效果。节省了以往多次手术的治疗过程,大大减轻了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脑瘫的特色疗法3、非手术环卫疗法:非手术部位也可得到矫正。肢体畸形消失后,其他部位的痉挛肌肉如眼肌、舌肌等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所以斜视和语言障碍也随之会得到改善或消失。
脑瘫的特色疗法4、整合微创法:通过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采用增加脑供血供氧量,全面修复受损脑神经细胞,促进脑发育,改善脑萎缩,使流涎、语言不清、多动、智力低下等症状得到改善。
脑瘫的特色疗法5、交错纠正法: 纠正相反神经支配造成的紊乱,建立正确支配途径,改善神经支配功能,使神经、肌肉、关节活动协调。
小儿脑瘫疾病的发生,我们家长不能不重视,因为这种疾病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必须及时的发现疾病,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严重恶化,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dd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