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须清楚小儿脑瘫分类 脑瘫的症状及诊断
小儿脑瘫就是脑性瘫痪,是引起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轻者会表现会目光呆滞、站不好、坐不稳、智力低下,重者会出现偏瘫、双瘫严重时还会危及到生命,所以脑瘫的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不同脑瘫儿在临床上划分类型也有所不同,治疗的难易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家长们必须清楚小儿脑瘫分类,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治疗宝宝脑瘫。
脑瘫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第一、有着不自主运动的手足徐动型脑瘫,有时也叫做运动障碍型脑瘫,第二、肢体僵硬无力的痉挛型脑瘫。
第一、运动障碍型脑瘫:患儿会表现出另外一种不自主的运动。即手足徐动型脑瘫,这类患儿有持续的不自主运动,即使是在努力安静坐着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不自主运动影响了脑瘫儿童想完成的所有动作,如行走或者用双手做事等;
而运动障碍的另一中共济失调型脑瘫,这类患儿在安静地坐着的时候没有不自主的动作,但是他主动运动的动作会非常笨拙,难以完成动作。
第二,痉挛型脑瘫患儿,这类患儿运动少,幅度小,事实上经常难以活动。导致很多患儿出现瘫痪的症状。如,偏瘫儿童是身体的一侧受累,也就是说右侧手臂和右腿,或者左侧手臂和左腿。另外,痉挛对上肢的影响往往比下肢严重,所以偏瘫儿童基本上都能走路,但有时手功能会很差,患侧手只能简单用作支撑或者对健侧手起到辅助作用。双瘫儿童的下肢受累比上肢严重,双瘫在早产的孩子中比较多见。三个肢体受累的叫做三瘫,单瘫是指一个肢体受累。痉挛型四肢瘫儿童所有的肢体都严重受累。四个肢体都受累的在有些情况下又叫做重复偏瘫,但是上肢受累比下肢严重。
痉挛型脑瘫治疗好办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该技术适用于单纯痉挛,肌张力在3级以上者、严重痉挛与僵直,影响日常生活、护理和康复训练者。最大限度降低手术的并发症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疗效,使肌张力得到全面的下降,并改善平衡功能。
手足徐动型脑瘫治疗好办法:神经递质介入疗法,该技术应用范围:肌痉挛、剪刀步、足尖着地,马蹄足、足外翻、膝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腕下垂、拇内收、手指屈曲、流涎、歪嘴、肢体障碍、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多动抽动症等脑瘫患者。优势:见效快,介入后2—3小时出现明显疗效,使痉挛肢体伸直,手指能伸屈活动等;安全系数大,无明显不良反应,我以此法治疗2000多列脑瘫患儿,无一例不良反应,见效快,介入后2—3小时出现明显疗效,使痉挛肢体伸直,手指能伸屈活动等。
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所以,家长在对孩子出现异常症状时,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患有脑瘫,主要根据是否有大脑损伤导致的运动和姿势异常等情况。如果您的孩子确实有脑瘫的明显症状,建议您及时的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检查诊断。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