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脑瘫有哪些类型 去哪里治疗脑瘫最好

发布日期:2014-11-16 17:32:43 浏览次数:1595

因为目前小儿脑瘫的类型比较多,症状病因较为复杂,所以治疗方法当然也不一样,而多数家长就是因为对此了解不深而无法准确选择,那么,小儿脑瘫究竟都有什么症状表现?下面沈阳皇姑区中心医院的专家为大家进行介绍。

1、痉挛型:全身肌张力增高,有肌腱反射亢进、踝痉挛。站立行走时出现全身性紧张,双上肢屈曲、伸直较困难,双下肢常常处于交叉状态,这种姿势称为剪刀步。因肌张力长期增高,肌腱易短缩,关节挛缩变形。如跟腱短缩形成尖足,走路时只能用脚尖着地,膝关节屈曲挛缩不易伸直、髋关节屈曲挛缩不能后伸(患儿不能做向后方踢腿的动作)。此型多见于四肢瘫、双下肢瘫及偏瘫型脑瘫。

2、运动障碍型: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锥体外系病变,发病原因多为高胆红素血症、rh因子不相容、血缺氧脑病等,先天性非溶血黄疸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偶可引起。患者早期表现为肌张力低下,随之出现运动发育迟滞,常至3~5岁时方可直立行走或完全不能直立,跖反射多为屈性,无感觉障碍,可有智力缺陷或完全正常,少数可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有些患者因运动及语言障碍误认为智力缺陷。

1)肌张力障碍型:是由于持续肌收缩导致扭转、重复运动或异常姿势在随意运动或维持姿势时形成肌肉激活的异常模式,患者肌张力常呈现增高,活动动作减少。

2)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型脑瘫最明显特征是头部与四肢出现不随意运动,即在患儿做某种动作时,常会发现患儿的动作夹杂着许多多余动作,四肢、头部不停地晃动,自己控制能力差。此型肌张力可高可低,随年龄改变。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又可分为:

1)痉挛性手足徐动型:此型既有手足徐动,又有痉挛型特征,又称高肌张力的手足徐动型或者混合型。

2)低肌张力手足徐动型:此型肌张力明显变化,从高到低来回变化。肌张力高时出现古怪动作,过后又呈现肌张力低下,头部控制能力差。

2)舞蹈性手足徐动型:主要特征是有目的但达不到目的的运动,常以舞蹈形式或扭动的形式不间断地出现,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3、共济失调型:此型主要特点是由于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障碍造成不协调运动。为获得平衡,两脚左右分离的较远,步态蹒跚、方向性差。可能与小脑和锥体系、椎体外系病变有关。

通过对以上小儿脑瘫类型的症状了解,是否心里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该选择什么方法对孩子进行小儿脑瘫治疗呢?这也是家长朋友们特别关心关注的问题。

我院采用fspr手术在多导联电生理监测作用下有效避免了传统的经验性手术可能引发的多种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效果,肌张力得到全面下降、平衡能力得到全面改善、痉挛解除彻底,且手术伤口仅3厘米左右,更易恢复。fspr术中我们通过多导联电生理技术进行术中监测,决定脊髓神经后根的切除比例,使切除感觉神经的范围和比例更科学更客观,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如果患儿能及时接受早期治疗,除极严重者之外均可以达到正常化。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fspr在解除肌肉痉挛方面虽有独到之处,但对关节变形、软组织挛缩的矫治方面就难有作为,因此,这部分脑瘫患儿需要在fspr解痉后再行二期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如周围神经选择性缩窄术),肌腱切断延长关节囊松解、关节融合或截骨矫形术,才能收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脑瘫患者治疗过程中,肌力肌张力调整术必须在解痉手术完成后方行走进行,否则这种治疗效果是暂时的、不稳定的。选择解除肢体痉挛(fspr手术)康复肌力肌张力调整术(骨锚钉植入)再康复的治疗途径,与国外脑瘫治疗模式一致,保证了手术效果,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疗效,也避免痉挛再复发,改善运动功能,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实现了他们将来回归社会的目的。

------------【沈阳皇姑区中心医院就诊指南】-------------

医院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诚信求精的行医宗旨,以对脑瘫疾病的透彻解析,科学规范化的管理,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全方位的服务,打造脑瘫医院的专业典范!

【咨询预约就诊流程】点击在线咨询按钮 - 与专家交流,申请加号 - 到医院就诊

【医院网址】www.024mis.com

【咨询QQ】 296888050

【咨询热线】024-86418721张医生18602418499

【医院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昆山中路169号

【公交路线】沈阳北站乘坐209路公交车在昆山中路下车

沈阳南站乘坐249路公交车在昆山中路下车

乘112、209、248、249、293路公交车到昆山中路下车即是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