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
以大肠杆菌(多含有K1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最多见,
其他也有由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和不动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至于脑膜炎双球菌、流感杆菌、李司忒菌则很少见。欧美国家则以GBSⅢ型和大肠杆菌为最多见。
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因素很多:
1、缺氧
(1)围生期窒息: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窒息,宫内缺氧、胎盘功能异常、脐带脱垂、受压及绕颈;异常分娩如急产、滞产胎位异常;胎儿发育异常如早产、过期产及宫内发育迟缓。
(2)呼吸暂停:反复呼吸暂停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3)严重肺部感染:新生儿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肺部感染也可致此病。
2、缺血
(1)严重循环系统疾病:心搏骤停和心动过缓,严重先天性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等
(2)大量失血:大量失血或休克健康搜索。
在HIE病因中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产前和产时窒息各占50%和40%,其他原因约占10%。
发病机制
1、血流动力学变化缺氧时机体发生潜水反射。为了保证重要生命器官(如脑、心)的血供,脑血管扩张非重要器官血管收缩这种自动调节功能使大脑在轻度短期缺氧时不受损伤。如缺氧继续存在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失代偿,脑小动脉对灌注压和CO2浓度变化的反应能力减弱,形成压力相关性的被动性脑血流调节过程当血压降低时脑血流减少,造成动脉边缘带的缺血性损害。
2、脑细胞能量代谢衰竭缺氧时细胞内氧化代谢障碍,只能依靠葡萄糖无氧酵解产生能量,同时产生大量乳酸并堆积在细胞内,导致细胞内酸中毒和脑水肿。由于无氧酵解产生的能量远远少于有氧代谢,必须通过增加糖原分解和葡萄糖摄取来代偿,从而引起继发性的能量衰竭致使细胞膜上离子泵功能受损,细胞内钠、钙和水增多,造成细胞肿胀和溶解。
3、再灌注损伤与氧自由基的作用缺氧缺血时氧自由基产生增多和清除减少,大量的氧自由基在体内积聚,损伤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致使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破坏。氧自由基中以羟自由基对机体危害性最大。黄嘌呤氧化酶和脱氢酶主要集中在微血管的内皮细胞中,致使血管内皮受损,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完整性受到破坏,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
4、C a2+内流缺氧时钙泵活性减弱,导致钙内流,当细胞内Ca2+浓度过高时,受Ca2+外调节的酶被激活。磷脂酶激活,可分解膜磷脂,产生大量花生四烯酸在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作用下形成前列环素、血栓素及白三烯核酸酶激活,可引起核酸分解破坏。蛋白酶激活可催化黄嘌呤脱氢酶变成黄嘌呤氧化酶后者在恢复氧供和血流时催化次黄嘌呤变成黄嘌呤,同时产生自由基进一步加重神经细胞的损伤。
5、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能量衰竭可致钠泵功能受损,细胞外K+堆积,细胞膜持续去极化,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大量的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同时伴突触后谷氨酸的回摄受损,致使突触间隙内谷氨酸增多,过度激活突触后的谷氨酸受体。非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激活时,Na+内流,Cl-和H2O也被动进入细胞内,引起神经元的快速死亡;NMDA受体激活时,Ca2+内流,又可导致一系列生化连锁反应,引起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6、一氧化氮(NO)的双相作用NO也是一种气体自由基,可与O2发生反应产生过氧化亚硝基阴离子(ONOO-),并进一步分解成OH-和NO2-,当有金属铁存在时,ONOO-能分解产生自由基NO2-OH-和NO2-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作用。此外,NO也可介导谷氨酸的毒性作用,还可通过损害线粒体、蛋白质和DNA而直接引起神经元损伤。缺氧缺血时,Ca2+内流,当细胞内Ca2+积聚到一定水平时,可激活一氧化氮合酶(NOS)合成大量的NO。NOS有3种不同的亚型,神经元型和诱导型NOS分别介导早期和晚期神经毒性作用,而内皮细胞型NOS产生的NO能扩张血管而起神经保护作用。 7.凋亡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过去认为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是由于急性能量衰竭造成细胞坏死但不能解释窒息复苏后患儿可有短暂的相对正常期而于数小时后出现迟发性脑损伤的表现。研究证实缺氧缺血可引起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死亡,即坏死和凋亡,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实质上就是细胞凋亡,在动物模型中检测到一系列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之,HIE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是由多种机制综合作用所致的一系列生化连锁反应的结果鶒。大量的研究证实多数神经元不是死于缺氧缺血时,而是死于缺氧缺血后数小时至数天,这种迟发性的细胞死亡是可以通过缺氧缺血后开始的干预来预防或减轻的。
HIE的病理变化与胎龄、损伤性质和程度密切相关,主要有4种病理类型。一是两侧大脑半球损伤:主要见于足月儿,窒息为不完全性,首先发生器官间的血液分流(潜水反射)以保证心、脑血供,随着缺氧持续,血压下降,血流第二次重新分布(脑内分流),即大脑半球的血供由于前脑循环血管收缩而减少,而丘脑、脑干和小脑的血供则由于后脑循环血管扩张而增加因此,大脑半球较易受损,常伴严重脑水肿。二是基底节丘脑和脑干损伤:为完全性窒息,两次血流重新分布的代偿机制失效,脑部损害以丘脑和脑干为主而脑外器官和大脑半球的损害可不严重脑水肿较轻。三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主要见于早产儿,侧脑室周围缺氧缺血,导致深部白质脑细胞死亡,常呈对称性分布,以后可发生以两下肢受累为主的瘫痪。四是脑室周围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主要见于早产儿室管膜下生发组织出血,伴脑室内出血。
相关阅读:
脑膜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奶粉会引起小儿脑膜炎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低下、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情轻重不一,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见表
1、轻度24h内症状明显,以兴奋症状为主,以后逐渐减轻,无意识障碍。中度有嗜睡及肌张力低下约50%的患儿出现惊厥。重度患儿抑制症状为主,表现为昏迷、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生后12h以内出现惊厥。重度患儿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患儿有严重的宫内窘迫或出生时严重窒息史出生后12~24h内出现神经系统症 状意识、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异常、惊厥和脑干受损等表现 1.轻度主要表现为兴奋,易激惹,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活跃,吸吮反射正常,呼吸平稳,无惊厥。症状多在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
2、中度表现为嗜睡或抑制,肌张力降低,吸吮反射和拥抱反射减弱,约半数病例出现惊厥。足月儿上肢肌张力降低比下肢严重提示病变累及矢状窦旁区。早产儿如表现为下肢肌张力降低比上肢重,则提示病变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如症状持续7~10天以上,可能有后遗症。
3、重度患儿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极度低下,松软,拥抱反射、腱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差前囟隆起惊厥频繁,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重度患儿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后遗症
若缺氧缺血发生在出生前几周或几个月时,患儿在出生时可无窒息,也无神经系统症状但在数天或数周后出现亚急性或慢性脑病的表现,临床上较难与先天性脑畸形或宫内病毒感染相区别。
当细菌侵犯到大脑表面的一层薄膜时,就发生了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膜炎的表现是很不典型的。早期症状主要是吮奶无力或不吃奶,呕吐、精神不好、想睡、或不停地吵闹。有时患儿爱躺着,但当换尿布或抱起而触及两下肢时,会突然尖叫、惊跳。细心的父母还会发现小儿双眼呆直,眼珠上翻,前囱比平时略高,抚摸时有紧张的感觉,有时可见面部肌肉小抽动。比较特殊的表现有挤眉弄眼,口唇不断作吮乳动作,或口角向一边歪斜。多数病儿有发热,少数全身发凉,体温不升。病情进一步加重时则出现四肢抽动,面色发育,口吐白沫等危症表现。发现上述任何症状,都要急送医院。
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差和脑膜炎症状不典型,使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并发症及后遗症相对比年长儿稍多一些。并发症中以硬脑膜下积液、积脓较多见,后遗症中以脑积水、四肢屈曲、智力低下较常见。如能及时诊断,尽早得到正确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同样可以彻底治愈。
预防化脑的发生,重在杜绝细菌入侵机体并向脑部蔓延,如防治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感染,及时治疗鼻窦炎、中耳炎和新生儿脐部感染等。
一、做好产前保健
每个孕妇均应做好产前保健,避免感冒等发热性疾病。
二、防止围生期感染
1、生产过程中严格消毒:实行新法接生,严格消毒接生人员的双手及接生用具等。
2、注意皮肤、黏膜护理:产后应注意新生儿皮肤护理,防止脐部被水或尿液浸湿,浸湿后要及时消毒处理。护理好新生儿的皮肤、黏膜,防止损伤和感染。小儿啼哭不要让泪水流入外耳道,如流入应及时处理。
3、母乳喂养:进行合理喂养,以增强新生儿抵抗力。
4、减少感染机会:注意小儿与有感染的人员隔离,减少感染机会。
一旦发现有感染灶应迅速治疗,使用抗生素并处理局部感染部位,积极防治新生儿败血症,防止细菌侵入脑膜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