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肘关节脱位合并肱动脉损伤2例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第21卷 病例报告
作者:侯黎升黄耀添阮狄克
单位:侯黎升(北京,海军总医院骨科100037)阮狄克(北京,海军总医院骨科100037)黄耀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
例1:男, 13岁。弹花机绞伤右前臂14小时。检查:右肘及前臂畸形,肘前及前臂数处伤 口,尺、桡动脉搏动消失。X线片:右肘后脱位,尺、桡骨近端双骨折。麻醉下行骨折髓内 钉固定,关节复位。肱动脉于分支上方2?cm处横断,行对端吻合。桡动脉于桡骨骨折处挫 断,结扎。石膏固定10周。随访1年,伤肢循环及功能正常。
例2:男, 12岁。弱智, 2?m高处坠落。半小时后来院。检查:右肘及腕畸形,肘前内侧 两处伤口,手掌桡侧感觉减退,桡动脉搏动消失。X线片示:右肘后脱位,桡骨下端骨骺分 离。透视下行右肘及桡骨下端手法复位,一次成功,仍未触及动脉搏动。伤口清创见两伤口 通过皮下相同,肱动脉于此平面横断,挫伤范围2.5?cm,贵要静脉横断,正中神经挫 伤。对端吻合动脉,结扎静脉。石膏固定4周。随访半年,患手循环及功能好。
讨论:儿童骨骼韧性较大而强度不够,抵抗外力的强度尚不及关节周围的韧带强。作用于肘 部的外力往往先导致骨折发生。骨折的发生及移位缓冲了部分外力,使关节脱位的机率大为 降低。 因此儿童肘关节脱位少见。
肱动脉受到牵拉和向后移位是闭合性肘关节脱位合并肱动脉损伤的主要机制。肱动脉在肘部 有较大的移动度,因此,损伤的机率很小。开放性肘关节脱位多有作用于肘部的直接暴力( 例2)或脱位本身就可能由直接暴力引起(例1),肱动脉在肘部位置表浅,往往受到直接暴 力受损。因此,开放性脱位合并肱动脉损伤的机率要大。我们报道的2例均为开放性。
诊断上根据肘关节脱位的典型表现,结合X线片,脱位很容易诊断。仔细检查尺桡动脉搏动 不会漏诊血管损伤。但应高度警惕骨折及骨骺损伤的存在。
肘关节脱位合并肱动脉损伤,肘部侧支循环多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应争取一期修复肱动 脉。先复位关节和内固定骨折,动脉清创后断端相距在3.0?cm以内者,游离上下一段血 管和屈曲关节进行吻合;缺损过大,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长臂石膏托外固定4周开始主动的 功能锻炼,必要时辅以理疗。效果很好。
收稿:1998-08-31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