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损伤的症状
一般分为上臂丛损伤(Erb损伤)、下臂丛损伤(Klumpke损伤)和全臂丛损伤。按臂丛损伤的机制与损伤部位作出以下分类:
1.开放性臂丛损伤。
2.闭合(牵拉)性臂丛损伤
(1)锁骨上臂丛损伤 ①神经节以上臂丛损伤(节前损伤);②神经节以下臂丛损伤(节后损伤)。
(2)锁骨下臂丛损伤。
3.放射性臂丛损伤。
4.产瘫。
临床表现
1.判断有无臂丛损伤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考虑臂丛神经损伤存在:①上肢五大神经(腋,肌皮,正中,桡,尺神经)中,有任何两组的联合损伤(非同一平面的切割伤)。②手部三大神经(正中,桡,尺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③手部三大神经(正中,桡,尺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非切割伤)。
2.五大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腋神经损伤 三角肌萎缩,肩关节外展受限。单纯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后侧束;合并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上干;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5根部。
(2)肌皮神经损伤 肱二头肌萎缩,肘关节屈曲受限。单纯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上干;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外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6神经根。
(3)桡神经损伤 肱三头肌,肱桡肌及腕伸,拇伸,指伸肌萎缩及功能受限。单纯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后侧束;合并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6神经根;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8神经根。
(4)正中神经损伤 屈腕及屈指肌,大鱼际肌萎缩萎缩,拇指及手指屈曲及拇指对掌功能受限,第1~3指感觉障碍。单纯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肌皮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外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C8神经根;合并尺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下干或内侧束。
(5)尺神经损伤 尺侧腕屈肌萎缩,小鱼际肌,手内部肌包括骨间肌及蚓状肌,及拇内收肌萎缩,手指内收,外展受限,指间关节伸直受限,手精细功能受限,第4~5指感觉障碍。单纯尺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下干或内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胸1神经根。
诊断
臂丛损伤的诊断,包括临床、电生理学和影像学诊断,对于须行手术探查的臂丛损伤,还要作出术中诊断。根据不同神经支损伤特有的症状、体征,结合外伤史、解剖关系和特殊检查,可以判明受伤的神经及其损伤平面、损伤程度。臂丛损伤诊断步骤如下。
1.判断有无臂丛神经损伤有下列情况出现时,应考虑臂丛损伤的存在:
(1)上肢5神经(腋、肌皮、正中、桡、尺)中任何2支联合损伤(非同一平面的切割伤)。
(2)手部3神经(正中、桡、尺)中任何1支合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
(3)手部3神经(正中、桡、尺)中任何1支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非切割伤)。
2.确定臂丛损伤部位临床上以胸大肌锁骨部代表颈5、6,背阔肌代表颈7、,胸大肌胸肋部代表颈8胸1,上述肌肉萎缩说明损伤在锁骨上,即根、干部损伤。上述肌肉功能存在说明损伤在锁骨下,即束支部损伤。这是鉴别损伤在锁骨上下的重要根据。
治疗
1.一般治疗
对常见的牵拉性臂丛损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即应用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损伤部进行理疗,如电刺激疗法,红外线,磁疗等,患肢进行功能锻炼,防治关节囊挛缩,并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有利于神经震荡的消除,神经粘连的松解及关节松弛。观察时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臂丛神经开放性损伤,切割伤,枪弹伤,手术伤及药物性损伤,应早期探查,手术修复。②臂丛神经对撞伤,牵拉伤,压砸伤,如一名缺位节前损伤者应及早手术,对闭合性节后损伤者,可先经保守治疗3个月。在下述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探查:保守治疗后功能无明显恢复者;呈跳跃式功能恢复者如肩关节功能未恢复,而肘关节功能先恢复者;功能恢复过程中,中断3个月无任何进展者。③产伤者:出生后半年无明显功能恢复者或功能仅部分恢复,即可进行手术探查。
(2)手术方法 臂丛探查术:锁骨上臂丛神经探查术;锁骨下臂丛神经探查术;锁骨部臂丛神经探查术
(3)根据手术中发现处理原则如下 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神经移位术。
预防
1.正确估计胎儿体重
当胎儿头径较大时需测肩径及胸围,应警惕肩难产发生。孕妇糖尿病、孕妇身材高大、过期产、曾分娩过巨大儿者要警惕。估计非糖尿病孕妇胎儿体重≥4500g,糖尿病孕妇胎儿体重≥4000g应行剖宫产术。因此产前尽可能准确估计胎儿体重,考虑巨大儿时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2.严密观察产程
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头小肩宽,易造成肩难产;非巨大儿头盆不称、骨盆入口扁平者,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或先露部下降受阻时,肩难产发生率增高。对于第二产程延长、先露部下降受阻或缓慢,尤其是产前估计胎儿体重4000g,应警惕肩难产发生,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3.正确处理肩难产
一旦发生肩难产应立即处理,防止造成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死亡。常规侧切,增大胎儿娩出空间。
臂丛神经炎又称神经痛性肌萎缩。主要表现以肩胛带肌为主的疼痛、无力和肌萎缩。发病急,预后好。颈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臂丛损害不包括在内。
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变态反应等有关。
分类
一般分为上臂丛损伤(Erb损伤)、下臂丛损伤(Klumpke损伤)和全臂丛损伤。按臂丛损伤的机制与损伤部位作出以下分类:
1.开放性臂丛损伤。
2.闭合(牵拉)性臂丛损伤
(1)锁骨上臂丛损伤 ①神经节以上臂丛损伤(节前损伤);②神经节以下臂丛损伤(节后损伤)。
(2)锁骨下臂丛损伤。
3.放射性臂丛损伤。
4.产瘫。
临床表现
1.判断有无臂丛损伤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考虑臂丛神经损伤存在:①上肢五大神经(腋,肌皮,正中,桡,尺神经)中,有任何两组的联合损伤(非同一平面的切割伤)。②手部三大神经(正中,桡,尺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③手部三大神经(正中,桡,尺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非切割伤)。
2.五大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腋神经损伤 三角肌萎缩,肩关节外展受限。单纯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后侧束;合并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上干;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5根部。
(2)肌皮神经损伤 肱二头肌萎缩,肘关节屈曲受限。单纯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上干;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外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6神经根。
(3)桡神经损伤 肱三头肌,肱桡肌及腕伸,拇伸,指伸肌萎缩及功能受限。单纯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后侧束;合并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6神经根;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8神经根。
(4)正中神经损伤 屈腕及屈指肌,大鱼际肌萎缩萎缩,拇指及手指屈曲及拇指对掌功能受限,第1~3指感觉障碍。单纯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肌皮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外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C8神经根;合并尺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下干或内侧束。
(5)尺神经损伤 尺侧腕屈肌萎缩,小鱼际肌,手内部肌包括骨间肌及蚓状肌,及拇内收肌萎缩,手指内收,外展受限,指间关节伸直受限,手精细功能受限,第4~5指感觉障碍。单纯尺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下干或内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胸1神经根。
诊断
臂丛损伤的诊断,包括临床、电生理学和影像学诊断,对于须行手术探查的臂丛损伤,还要作出术中诊断。根据不同神经支损伤特有的症状、体征,结合外伤史、解剖关系和特殊检查,可以判明受伤的神经及其损伤平面、损伤程度。臂丛损伤诊断步骤如下。
1.判断有无臂丛神经损伤有下列情况出现时,应考虑臂丛损伤的存在:
(1)上肢5神经(腋、肌皮、正中、桡、尺)中任何2支联合损伤(非同一平面的切割伤)。
(2)手部3神经(正中、桡、尺)中任何1支合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
(3)手部3神经(正中、桡、尺)中任何1支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非切割伤)。
2.确定臂丛损伤部位临床上以胸大肌锁骨部代表颈5、6,背阔肌代表颈7、,胸大肌胸肋部代表颈8胸1,上述肌肉萎缩说明损伤在锁骨上,即根、干部损伤。上述肌肉功能存在说明损伤在锁骨下,即束支部损伤。这是鉴别损伤在锁骨上下的重要根据。
治疗
1.一般治疗
对常见的牵拉性臂丛损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即应用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损伤部进行理疗,如电刺激疗法,红外线,磁疗等,患肢进行功能锻炼,防治关节囊挛缩,并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有利于神经震荡的消除,神经粘连的松解及关节松弛。观察时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臂丛神经开放性损伤,切割伤,枪弹伤,手术伤及药物性损伤,应早期探查,手术修复。②臂丛神经对撞伤,牵拉伤,压砸伤,如一名缺位节前损伤者应及早手术,对闭合性节后损伤者,可先经保守治疗3个月。在下述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探查:保守治疗后功能无明显恢复者;呈跳跃式功能恢复者如肩关节功能未恢复,而肘关节功能先恢复者;功能恢复过程中,中断3个月无任何进展者。③产伤者:出生后半年无明显功能恢复者或功能仅部分恢复,即可进行手术探查。
(2)手术方法 臂丛探查术:锁骨上臂丛神经探查术;锁骨下臂丛神经探查术;锁骨部臂丛神经探查术
(3)根据手术中发现处理原则如下 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神经移位术。
预防
1.正确估计胎儿体重
当胎儿头径较大时需测肩径及胸围,应警惕肩难产发生。孕妇糖尿病、孕妇身材高大、过期产、曾分娩过巨大儿者要警惕。估计非糖尿病孕妇胎儿体重≥4500g,糖尿病孕妇胎儿体重≥4000g应行剖宫产术。因此产前尽可能准确估计胎儿体重,考虑巨大儿时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2.严密观察产程
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头小肩宽,易造成肩难产;非巨大儿头盆不称、骨盆入口扁平者,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或先露部下降受阻时,肩难产发生率增高。对于第二产程延长、先露部下降受阻或缓慢,尤其是产前估计胎儿体重4000g,应警惕肩难产发生,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3.正确处理肩难产
一旦发生肩难产应立即处理,防止造成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死亡。常规侧切,增大胎儿娩出空间。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