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现代医学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4-11-09 02:30:02 浏览次数:1595

胸锁关节脱位的治疗基本原则是:复位、固定及康复锻炼,改善疼痛症状,重新获得关节的稳定和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由于胸锁关节脱位发病率低,大样本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较少,关于其最佳治疗方式尚无定论。

1. 胸锁关节脱位的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方式适用于无压迫症状的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早期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可能导致并发症,多数学者认为初期应试行保守治疗。前脱位患者,在局麻下于锁骨内端前方直接给予压力即可复位;后脱位患者,如无纵膈内重要脏器损伤,在局麻下使患侧上肢外展并行横向牵引,同时使上肢过伸即可复位。Buckerfield 等报道了内收牵引复位法,即将患者上肢于内收位进行牵引,同时在伤肩施加一向下的压力,将锁骨以第一肋为支点,借助杠杆力量复位。对于明确胸锁关节脱位的患者早期进行闭合复位,可使关节稳定且效果确切。Nettles 和 Lindscheid调查了 14 例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早期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其中 11 例复位后脱位无复发和局部无疼痛等症状,3 例复位后胸锁关节不稳定。

Rockwood 和 Odor报道了 37 例胸锁关节自发脱位(半脱位)的患者,其中 29 例接受保守治疗,患者无不适或仅有轻微不适,而 8 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仅症状严重的部分患者术后效果满意。李新春等对 71 例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 48 例中仅 1 例未达到正常活动范围,手术治疗的 23 例中却有 6 例关节功能受限伴或伴疼痛等不适。

2. 胸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2.1 手术指征

创伤性胸锁关节完全脱位闭合方法无法复位,或复位后无法维持固定者;后脱位压迫胸骨后方重要组织器官导致呼吸困难,声嘶及大血管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者;非手术治疗后发生习惯性脱位、持续性疼痛并致功能障碍者;存在小片骨折复位后不易维持关节的对合关系者。

2.2 手术方法

(1)胸锁关节外固定

胸锁关节脱位外固定治疗的文献报道很少见,Cooper等首先报道了使用外固定架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病例。国内邢庆昌等应用单臂外固定架(Orthofix)治疗不稳定性胸锁关节脱位,随访结果满意。使用外固定架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对软组织的剥离较少,减少组织的损伤,并最大限度得保护胸锁关节周围韧带和关节囊,可避免损伤胸骨后方的重要脏器。但是外固定架影响患者穿衣,给其带来生活不便,目前缺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其疗效仍需观察。

(2)胸锁关节内固定

内固定治疗是手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首选方式。手术过程中应行关节囊或韧带的修补,以避免内固定物取出后出现复发脱位。曾有学者报道在胸骨柄和锁骨头上钻孔,单纯使用钢丝固定,但是由于固定效果不确切且易发生切割导致固定失败,已很少使用。目前,常用的内固定方式有 3种:①克氏针张力带固定②锁定钢板固定③锁骨钩钢板固定。

克氏针固定,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确切。为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骨科医师不断改进穿针方式。党洪胜等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锁关节脱位,术后患者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边靖等使用掌长肌腱移植并行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 24 例胸锁关节脱位,随访效果满意。毕宏政的轴位穿针经皮缝合及孙晋客的改良经皮穿针法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均取得良好效果。由于呼吸或上肢活动时通过锁骨产生的杠杆应力作用于克氏针,使其易发生移位或疲劳断裂,若穿至纵膈、心脏和心包等处,可引起致命性并发症,影响该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钢板螺钉系统设计合理,固定牢靠,患者术后早期可以进行功能锻炼,目前得到多数骨科医师的青睐。但是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在胸骨和锁骨上钻孔及拧螺钉时均有损伤胸腔内重要脏器可能,易导致严重并发症。锁骨钩钢板将锁骨钩尖端插入胸骨柄,锁定钢板则只需单皮质固定,此两种固定物均不必钻透胸骨双侧皮质,可避免损伤胸骨后方的重要组织。Franck等使用 Balser 板治疗 10 例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9 例得到随访,效果良好。Shuler等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固定效果满意。国内近年来也有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报道,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3)锁骨内端切除术

锁骨内侧端切除术目前多用于治疗疼痛性胸锁关节脱位或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后期发生关节退变患者,术中要注意保护肋锁韧带,该韧带是否受损影响着患者术后恢复效果Rockwood等对应用锁骨内侧端切除术治疗的 15 例胸锁关节疼痛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平均随访 7.7年,第 1 组 8 例患者术中肋锁韧带保护完好,该组患者术后随访均优秀,而第 2 组 7 例患者术中损伤肋锁韧带,术后随访优 3 例,良 3 例,差 1例。Tavakkolizadeh等使用关节镜切除锁骨内侧端可以避免胸锁关节韧带的损伤以维持胸锁关节稳定,使得胸锁关节功能迅速恢复。

CT,MRI 等影像学技术的普遍应用有助于胸锁关节脱位的诊断。保守方式适用于创伤性脱位早期不伴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时应修补关节囊或韧带,钢板螺钉系统固定效果较好,但是要注意置钉深度,避免损伤胸骨后方重要组织结构。目前,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胸锁关节脱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仍然是治疗的难点,因此,寻求一种微创,符合胸锁关节解剖特点且操作简单,安全的内固定器材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邢庆昌, 曹勇. 应用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胸锁关节脱位. 中国骨伤2007;20(1):48-49.

[2] 党洪胜.不稳定性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体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8):629-630.

[3] 边靖,边澎涛等. 掌长肌腱移植并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疗效观察.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6(1):87-88.

[4] 毕宏政. 轴位穿针经皮缝合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23(3):239-240.

[5] 孙晋客. 改良经皮穿针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28 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23(5):398-399.

更多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关注医学论文写作网

推荐阅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

上一篇:胃腺癌中和的表达及意义

下一篇:浅谈对膝骨关节炎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