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大肠癌肝转移治疗三部曲 预防手术综合治疗

发布日期:2014-11-06 04:26:45 浏览次数:1601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传出消息:该院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历经10年攻关,在大肠癌肝转移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荣膺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普外科主任秦新裕教授介绍,经过“三部曲”攻关,如今大肠癌肝转移病人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37%左右,与国际先进水平持平。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改变,我国大肠癌发病日渐上升。大肠癌恶性程度高,在我国病人5年生存率仅为32%,而欧洲病人5年生存率可达46%,美国更是达到61%。出现如此差距,究其原因,肝转移难逃其责。专家解释,我国这类病人大多发现较晚,其中约有50%会发生肝转移;这些病人若不经治疗,平均生存期仅为6.9个月。10年前,中山医院秦新裕教授、许剑民教授领衔的医疗团队,铆住“肝转移”难关,从预防肝转移、手术治疗创新、规范综合治疗等方面着手,力求突破病人生存率低的瓶颈。

秦新裕介绍,十年攻关研究可分为“三部曲”,预防肝转移的发生,无疑是第一步。数据显示:我国25%的病人初诊时已发生肝转移,另有25%的病人治疗后仍会发生肝转移。研究团队针对三期大肠癌病人,术前七天对病人肿瘤区域的动脉和肝动脉进行化疗。多次实践证明,创新疗法可有效降低病人术后肝转移风险的55%。中山医院对近千例大肠癌病人开展术前化疗,结果发现,病人术后五年生存率提高至81%。

“三部曲”的第二步,是扩大肝转移病人的手术指征。专家解释,手术是治疗肿瘤最有效的手段,但临床上,仅有10%至15%的初诊大肠癌病人符合手术指征。既往,肝转移病人的手术禁区很多,比如两侧发生肝转移、肝转移灶均大于4个等,均不适合手术。研究团队大胆尝试,在原有基础上,打破既往条条框框,大胆扩大了手术指征,“改写”全新指征:如正常肝脏切除肝转移后,余下肝脏达30%以上;或硬化肝脏,余下肝脏达50%以上,便可进行手术切除。如此,将过去一大批失去手术机会的病人重新“圈”了进来。自2005年至今,中山医院实施大肠癌肝转移灶切除率从19.2%升至32.8%,病人术后五年生存率则提高到37%。

第三步,是对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病人开展综合治疗。部分大肠癌病人虽经前两步努力,仍不可避免地出现肝转移,且无法切除。如何控制这类病人的病情,研究团队选择综合治疗。中山医院在国内率先建立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集结普外科、化疗科、放疗科、影像科、介入科等多科室,综合评估病人情况,有的放矢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已有12.7%的病人在综合治疗后,由不可手术治疗转为可手术治疗;另有46%的病人“带瘤生存”、病情稳定。

来自中山医院的研究不仅普及至全国多个省市,更在国际领域引起强烈反响。研究团队受原卫生部委托,已牵头制定了我国首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同时撰写全球首部《结直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专著。秦新裕表示,今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肿瘤癌前病变、肿瘤基因芯片筛查将成为研究方向;届时,更多病人将可通过及早发现疾病“苗头”,获取最佳治疗效果。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