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不即是大肠癌
无大肠癌家族史或大肠肿瘤史的50岁以上人群,每5年应做一次肠镜诊断。有大肠癌家族史或大肠肿瘤史的病人,每3年应做一次肠镜诊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和诊疗技术的进展,大肠息肉的发作率越来越高。无大肠癌家族史或大肠肿瘤史的50岁以上人群,每5年应做一次肠镜诊断。有大肠癌家族史或大肠肿瘤史的病人,每3年应做一次肠镜诊断。
有人说,大肠息肉不及时切除,日后会进展成大肠癌;还有人说,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没有联系,不必恐慌。那么,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有没有联系?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吗?什么大肠息肉必需初期切除呢?事实上,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是肿瘤性息肉(又称大肠腺瘤),统计表明,80%的大肠癌都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的。而大肠息肉和大肠腺瘤是两个并不相对相同的概念。
息肉腺瘤,大肠息肉是指自黏膜外表突向肠腔的隆起性传播疾病变,能够带蒂或不带蒂。在大肠息肉中,有些是肿瘤性息肉,有些是非肿瘤性息肉。其中,肿瘤性息肉占70%~80%,与大肠癌联系密切,而非肿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它们的发生、进展与大肠癌联系不大。
肿瘤性息肉分三种,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这三种腺瘤是病理上的三种类别。一般地说,小的息肉大部分是管状腺瘤,大一点的息肉是混合性腺瘤,再大一点的息肉则是绒毛状腺瘤。不一样种类的腺瘤,恶化机会不一样,管状腺瘤较低,混合性腺瘤稍高,绒毛状腺瘤*高。另外,腺瘤恶化率也与大小有关,1厘米大小者为1%~2%,1~2厘米大小者为10%,2厘米大小者为40%。上文就是我院专家对“大肠息肉不即是大肠癌”做了详细的介绍。如果上面的介绍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咨询,可以通过在线交流来让我们的专家给您进行一个更加专业全面的医疗建议。
(编辑: 桃桃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