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有明显症状
起病大多缓慢而隐匿。男性多见,且一般较女性严峻。发病年龄多在10~40岁,以20~30岁为高峰。16岁以前发病者称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45~50岁以后发病者称晚起病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1.症状早期症状常为腰骶痛或不适、晨僵等。也可表现为臀部、腹股沟酸痛或不适,症状可向下肢放射,类似坐骨神经痛。少数患者可以颈、胸痛为首发表现。症状在静止、休息时反而加重,活动后可以缓解。夜间腰痛可影响睡眠,严峻者可在睡眠中痛醒,需下床活动后方能重新入睡。
约半数患者以下肢大关节如髋、膝、踝炎症为首发病状。常为非对称性、反复发作与缓解,较少表现为持续性租摧毁性,的区别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
其他症状如附着点炎所致胸助连结、脊椎骨突、髂嵴、大转子、坐骨结节及足跟、足掌等部位疼痛。
典型表现为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少。腰椎和胸廓活动度降低早期多为附着点炎引起,对非甾体抗炎药反应良好。后期为脊柱强直所致,对治疗反应不大。
随着病情进展,整个脊柱可自下而上发生强直。先是腰椎前凸消逝,进而呈驼背畸形、颈椎活动受限。胸肋连结融合,胸廓变硬,呼吸靠隔肌运动。
关节外表现包括眼葡萄膜炎、结膜炎、肺上叶纤维化、升主动脉根和主动脉瓣病变,以及心传导系统受累等。神经、肌肉症状如下肢麻痹、感觉异常及肌肉萎缩等也不少见。
2.体征常见体征为骶髂关节压病,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和转动受限,胸廓活动度减低,枕墙距>0等。
骶髂关节检察常用"4"字试验。方法:患者仰卧,一腿伸直,另一腿屈曲置直腿上(双腿呈4字状)。检察者一手压直腿侧髂嵴,另一手握屈腿膝上搬、下压。如臀部出现疼痛,提醒屈腿侧存在骶髂关节病变。
腰椎活动度检察常用Soh?ber试验。方法:患者树立,在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作一标记为零,向下作5cm标记,向上作10cm标记。让患者弯腰(维持双腿树立),丈量上下两个标记间间隔,若增加少于4cm则为阳性。
胸廓活动度检察:患者树立,用刻度软尺测其第4肋间隙水平(女性乳房下缘)深呼、吸之胸围差,小于5cm为异常。
枕墙试验:患者树立,足跟、臀、背贴墙,收颏,眼平视,丈量枕骨结节与墙之间的水平间隔,正常为0。
(一)全身症状绝大多数的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于青年期,起病往往隐匿;40岁以上发病者少见。女性病变进展缓慢,往往诊断延迟。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有厌食、低热、乏力,体重下降和轻度贫血等全身性症状。
1.下腰痛和脊柱僵硬是*为常见的表现。下腰痛发生缓慢,钝痛状,讲不清痛在什么地方,有时牵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严峻,集中在骶髂关节四面,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转子与股后部,一开始疼痛或为双侧,或为单侧,但几个月后都变为双侧性,并出现下腰部僵硬。晨僵是极常见的症状,可以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之久。长期不活动使僵硬更为明显,病人往往诉说由于僵硬与疼痛,起床十分困难,只能向侧方翻身,滚下床沿才能起立。
有些病人疼痛较轻,只有晨僵与腰部肌肉韧带压痛点,往往被诊断为"风湿痛"、"纤维织炎",甚至被以为有"神经官能症"。向腿部有放射痛的还长期被诊断为"腰腿痛"和"坐骨神经痛"。
早期时体征未几,可有轻度腰椎活动受限,但只在过伸或侧屈时才能察觉。骶髂关节处可有压痛,但一般不严峻,随着病变进展,骶髂关节处于强直,此时该部位可以相对无痛,而脊柱强硬成为主要体征之一。病员能维持双膝伸直位时将指尖触及地板并不能据此而以为腰部并无活动障碍,由于良好的髋关节相对可以起代偿作用。检察脊柱有无强直应该从脊柱的过伸、侧屈与旋转等方面全面检察。下列方法(Schober试验)有所帮助:病员树立位时在第5腰椎棘突上作一记号,再在脊柱中线距该记号10cm处作第二个记号。嘱病员*大限度前屈脊柱而膝关节维持相对伸直位,在正常情况下,两点之间间隔可增加5cm以上,即可达15cm以上。增加不足4cm,可视为腰椎活动减少。
病变连续进展便会出现胸椎后凸与颈椎发病。此时诊断比较轻易。病员靠壁站立,他的枕部无法触及墙壁,严峻时可有重度驼背畸形,病员双目无法平视,他只能靠屈曲髋与膝才能得以代偿。至于颈部表现,一般发病较迟;也有只限于进展至胸段便不再向上延伸的。少数病员早期即发生颈部症状,并迅速强直于屈颈位。
2.胸廓扩张度减弱随着病变向胸段脊柱进展,肋脊关节受累,此时出现胸痛,并有放射性肋间神经痛。只有少数病人自己发现吸气时胸廓不能充分扩张。因肋脊关节强直,在检察时可发现吸气时胸廓不能活动而只能靠膈肌呼吸。在正常情况下,*大限度吸气与呼气,于第四肋间处的活动度可达5cm以上。不足5cm者应视为胸廓扩张度减弱。早期很少有肺功能削弱的。至后期时,由于重度脊柱后凸与丧失胸廓扩张能力,使肺通气功能明显减退。
3.四面大关节炎症35%的强直性脊柱炎可有四面关节炎,以髋关节*为常见。通常为双侧性,起病慢,很快出现屈曲挛缩和强直,为维持树立位,往往膝部有代偿性屈曲。肩关节为第二个好发部位。偶有膝关节病变。其它关节少有发病。
4.关节外骨骼压痛点主要发生在胸肋交界处、棘突、髂嵴、股骨大转子、胫骨结节、坐骨结节和足跟,有时这些症状也可以早期出现。
5.骨骼外病变主要为眼部病变,可有急性葡萄膜炎,发生率可高达25%。心血管疾患有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封闭不全,心脏扩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包炎等。肺部病变主要为肺上叶进行性纤维化。神经系统病变常为继发性,有自发性寰枕关节半脱位和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后者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与会阴部鞍区状麻痹。
活动期75%病例血沉增快,但也有正常的,往往出现血清C-正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血清硷性磷酸酶值轻度或中度增高,往往提醒病变较广泛,或有骨骼腐蚀,并不足以说明病变处于活动期。血清IgA和IgM可有轻度或中度增高。
90%以上的病员具有HLA-B27基因。正凡人也可有HLA-B27,并与与种族有关。欧美白种人6~8%可具有HLA-B27,而海地印地安人50%具有B27。没有中国人的资料,但知日本人与非洲黑人却很少具有B27。测定HLA-B27可以帮助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但却不能作为陈规试验。该试验不能确定本病的诊断,仅提醒有本病的可能性;有很多类似疾病也可以具有HLA-B27。
部分本病患者并不存有HLA-B27,这类病例往往缺乏家族史与较少发作急性葡萄膜炎,但却具有B7或BW16。
【放射学表现】以骶髂关节炎*为突出。骶髂关节出现x线征象时往往已较迟,几乎相对是双侧性。*初出现的是关节四面有斑片状骨质疏松区,格外是骶髂关节的中下段*为明显。接着便出现了骨腐蚀与软骨下骨皮质硬化。在骶髂关节的中下段,髂骨面遮盖着薄层软骨,因此该处首先出现骨骼变化,且比较明显。在骶髂关节的上1/3处,有坚强的韧带联接着骨面,也可以有类似的X线征象。
软骨下骨腐蚀的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的假性增宽。接下去便是纤维化、钙化、骨桥形成与骨化。一般说来,软骨下骨皮质硬化比骨腐蚀明显些,终极骶髂关节相对强直,通常需数年之久。
以上是专家对“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的介绍,希望会对您和您身边的朋友有所帮助。若您还想要对此有进一步的了解,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会为您做详细的解答。
(编辑: 平凤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