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狭窄中医治疗诊断方法
(1)先天性多见于儿童,为先天性尿道畸形所致。有尿道外口狭小、先天性尿道下裂、尿道隔膜及后尿道瓣膜等引起排尿困难。
(2)后天性:
1)创伤性暴力来自外界的尿道外损伤,如骑跨伤、踢伤、尖硬物撞击伤等,使受挫部位尿道断裂、挫伤导致尿道狭窄;暴力来自尿道内的尿道内损伤,常为医源性原因所致,如导尿术、尿道扩张术、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及其他手术,皆能损伤尿道粘膜及粘膜下组织,使尿道变狭窄。
2)炎症性常见的有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梅毒及非特异性炎症等侵犯尿道粘膜及粘膜下层,造成组织的充血、水肿、瘢痕形成,最终出现尿道狭窄。
1.临床表现:有尿道损伤史,排尿不畅或困难,尿线变细或分叉,尿道刺痛或涩痛,尿频、尿急、尿少或尿血。舌暗红或紫、苔薄白,脉涩。
2.证候分析:脉络破伤,血溢于外,阻滞气机,故排尿不畅或困难,尿道疼痛。气机不利,开合失常故尿频、尿急。血不归经则见尿血。舌暗红或紫、脉涩为血脉瘀滞之征。
1.临床表现:有尿道感染史,排尿困难,滴沥涩痛,尿道刺激征明显,溲黄,尿道灼热,口干而粘,大便秘结。舌质较红,苔薄白或微黄腻,脉弦滑。
2.证候分析:外伤脉络,瘀血阻滞,故见排尿困难,滴沥涩痛等。外伤瘀血化热或外受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清浊不分,则见溲黄,尿道灼热。湿热内蕴,故口干而粘,大便秘结。舌脉亦是湿热在里的表现。
3.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能阻止肉芽组织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减少纤维组织形成,软化瘢痕。
(二)局部处理:经常进行尿道扩张。从F18号开始,逐步扩大,得效后,不断延长尿扩间隔期。
(三)手术疗法:保守疗法无效或狭窄严重时,常采取手术治疗,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尿道外口切开术适于先天性尿道外口狭小或尿道口炎症狭窄造成的尿道下裂。
2.尿道内切开术应用特制尿道内切开刀,将较短的疤痕切开,后再扩张。
3.狭窄切除尿道吻合术适用于球膜部尿道狭窄,将疤痕组织彻底切除,尿道端吻合。
4.狭窄切除远端尿道套入膀胱内固定术适用于后尿道狭窄难以吻合者,远端尿道固定于膀胱壁。
5.取耻骨径路,劈开、切除一段耻骨,暴露后尿道及膀胱颈。适于多次手术失败及有严重并发症者。
6.对前列腺向上后移位过多者,应切开膀胱行“会师术”,应用丝线将前列腺尖端包囊与耻骨后筋膜缝合固定,使两端接近,再用带囊导尿管向下牵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