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横纹下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疗法提供: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人民医院 李顺祥
治疗方法:
手术方法:仰卧位,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腹横纹肌下做1.5cm左右的小横切口,术前先在耻骨上方触模精索,精索向上延续不清处即为外环,在该处作横切口显露外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找到精索,切开提睾肌,找到疝囊切开,横断疝囊,将近端疝囊剥离至腹膜外脂肪处的疝囊颈,用4号丝线结扎和缝扎,然后创面止血,阴囊内牵拉睾丸复位,1号丝线缝合皮下,皮肤切口用0号丝线缝合。
小儿腹股沟疝首选手术治疗。由于小儿疝是因先天性的鞘状突未闭引起的,手术仅行鞘状突高位法扎就可达到治疗目的,不同于成人还需要行腹股沟管的加强。
本术式的优点是在外环口处行切口,切开的层次少,不需要打开腹外斜肌腱膜,不打开腹股沟管,因此损伤小,精索位置表浅,切口稍做分开就可以看到提睾肌和精索,可以提出切口操作,由于小儿腹股沟短,约1cm,经外环口稍用力牵拉即可剥离到腹膜外脂肪处,可以达到高位结扎。
手术修复层次少,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操作熟练者手术时间少于10分钟,疗效可靠,复发率低。
在运用该术式时,我们体会到必须遵守如下原则。切口位于外环稍上方,年龄越大,越应偏于腹横纹的下方。在确定切口位置时,应在耻骨上方找到精索,触到时向上延续摸不清处即为外环,在该处作一小横切口即可,显露外。
切口选择非常重要,因切口平均1.5cm左右,如选择不当,必然造成寻找疝囊困难,小儿浅筋膜发育较好,不再误认为是腹外斜肌健膜,切开筋膜,稍加分离外环下的薄层脂肪即可显露精索,如疝囊较大时,不必强求完整剥离疝囊,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手术并发症: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有阴囊水肿和血肿,疝复发,睾丸高位固定,输精管损伤,其他尚有损伤膀胱,损伤大血管和损伤皮神经等。
术后阴囊血肿系疝囊较大,完整剥离疝囊后渗血所致,均发生于早期运用该术式阶段。
免费下载Word版:《腹横纹下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