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3岁男童被母亲殴打致脑疝 生命垂危遍体鳞伤

发布日期:2014-11-19 07:25:26 浏览次数:1595

父母早期关爱缺失致亲子关系疏离

儿童受暴致伤事件为何再度引起社会关注?

这类案件不少,今年10月,龙岗大康社区一名9岁女童被父母虐打,邻居发微博求救。而据鹏星反家暴中心介绍,上半年有一名男童常被父亲对着窗户殴打,每天从下午6点打到晚上12点,后来邻居、社区工作站的协助下,父亲停止了施暴。而2007年小月受虐致死,2008年勇儿被殴打重伤,都曾引起社会关注。

就小乐这一案例本身,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博士刘国艳根据儿童心理知识解释,小孩3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其实缺失其心理发育的一个关键期,即0到1岁的依恋期。人生有两个反抗期,三四岁和十三四岁,对孩子人格健康成长相当重要。孩子的依恋期主要抚养人是爷爷奶奶,回到父母身边之后,彼此有很大的不适应。而这也与雷先生家庭经济压力和小乐母亲个性有关。

刘国艳介绍,亲子疏离从一个数据可以反映出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母乳喂养要到两岁,我国是一岁,而据调查,京、沪、深、广四大城市母乳喂养孩子到六个月的,不到一半,在这其中,城市工作的外来人口比例更低。

父母年轻,小孩幼龄,经济紧蹙,打工之家——像小乐这样的孩子,是上千万深圳流动儿童中的一个,出现这类问题的也不只是他一个。

刘国艳在夜大教学时,很多外来务工学员会咨询该如何和孩子相处?刘国艳建议,尽量带到自己身边抚养,而她做的相关研究显示,父母、保姆和其他亲属带的孩子会出现不一样的行为问题,非父母抚养的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发生率达12%。

探因

性格缺陷经济压力或是“幕后黑手”

多名专家介绍,父母性格缺陷、知识水平、经济压力、自我控制能力等都可能导致儿童受虐事件的出现。另外,家人是否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也有影响,比如妄想症、狂躁症等,而更年期综合症也会导致情绪失控。对于黄女士是否具有狂躁症,尚不得知。

“我们大部分家暴不愿意去讲,警方也不愿去办案。除非身体遭受严重侵害,受害人忍无可忍,才会报案,有的受害人去妇联也很害怕,担心丢脸或者施暴者报复。”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律师、罗湖区反家暴中心志愿者倪素芹说。

她补充说,深圳又是陌生人社会,邻里交往极少,“棍棒教子”、“打孩子是自己事”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以及受虐儿童年龄太小不会去报案也没有自我反抗能力,为这类案件曝光造成了难度。

鹏星反家暴中心主任李晓霞介绍,即使像他们这样的全国闻名的专门反家暴机构,也很少收到家庭儿童虐待投诉。这类事件,“除非打到这么(指小乐重伤多日昏迷不醒)严重时才引起社会关注。”

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翔介绍,其律所极少接到家暴案例,而儿童受虐类的家暴案例更是少之又少。一直在关注小乐病情的他认为,这一案件反映家长的一种压力宣泄,而法律可执行条规的缺乏以及相关部门极少介入,导致此类事件成为看不见的水下冰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