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
王世鑫/制图蚊子叮咬了感染登革热的病人,登革热病毒即进入蚊子体内。
病毒在蚊子体内大量繁殖,8天~12天以后即可传播给人。
经过3天~14天潜伏期,感染者发病或者成为隐性感染者。
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都可作为登革热的传染源感染更多的健康人。
今年,广东省流行登革热。广东省卫计委网站通报,截至10月5日零时,共有20个地级市报告登革热病例20132例,其中10月4日一天新增1279例。那么,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呢?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会不会感染?登革热的病原体是登革热病毒,传染源是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伊蚊(也称“花斑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
伊蚊生活在城市栖息地,主要在人造容器中繁殖。与其他蚊子不同,埃及伊蚊在白天进食,其叮咬高峰是在早上或黄昏前。雌性伊蚊每次进食会叮咬多人。
伊蚊吸吮病人血液后,病毒即在蚊体内的唾液腺及神经细胞中大量复制,经过8天~12天后,蚊子就具有了传播登革热的能力,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伊蚊有白天吸血的习惯。它吸血时常不是一次吸饱,而是东叮一下、西叮一下地间断吸血,这样就提高了传播疾病的危险性。
伊蚊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不但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蚊卵将病毒传给后代,通过蚊卵带病毒过冬,使登革热不断发生。登革热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方法是灭蚊、防蚊。(据《广州日报》)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