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归来发烧当心登革热1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常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能够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有生命危险的失血性休克综合征和较少见的伴有肝衰与脑病的急性肝炎。
登革热已有200多年历史,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约40%的人口处在登革热感染的危险中,每年大概有5000万至1亿的登革热感染病例。2013年仅在美洲就报告了235万例。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浙江、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
今年我国登革热疫情严重,主要是因为今年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明显,加之今年南方天气热、雨水多,适合蚊虫生长。登革热患者大多症状较轻,未及时就诊,这也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介绍说,今年发病的预期高峰时间比往年提前40天左右,广州的病例大概占全省总病例的近90%。
发病前半个月到过登革热流行地区或本地有登革热病人,有可疑的蚊虫叮咬史,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者,应怀疑得了登革热。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向医生说明情况,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疑似登革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避免被蚊子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一般起病后7天),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病人,不能采用酒精擦浴。解热镇痛类药物对本病退热效果不好,并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谨慎使用。
大汗或腹泻病人应多喝水,口服补液为主,适当进流质食物,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病人,应及时静脉输液。
重症登革热的治疗,除一般治疗中提及的监测指标外,还应进行电解质的动态监测。对出现严重血浆渗漏、休克、严重出血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