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登革热日增病例降至370例 如何科学预防登革热
广东登革热日新增病例已降至370例,云浮、韶关、揭阳和河源的登革热病例数为零新增。10月28日,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最新疫情信息,截至当日零时,今年全省共有20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41522例,重灾区广州为34662例。全省新增住院病例105例,现症住院病例1159例。
广东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广州,27日新增病例为311例,此外,云浮、韶关、揭阳和河源的登革热病例数为零新增。
广州市卫生局当天发布登革热疫情信息称,全市疾控机构27日共对360点进行蚊媒监测,225个点密度达到控制要求,其中广州天河区黄村街天雅居委和猎德街猎德居委的蚊媒密度指数都达到了0,回归合格水平。
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称,每日发病病例已经由最高峰时的1600多例,下降到如今的每天300多例,表明广州登革热疫情已经出现拐点。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宿主。通过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albopictus))的雌蚊在叮咬有病毒血症的人时,传播登革病毒。也可吸血后,病毒在蚊虫唾液腺内增殖,经8-10天的潜伏期再传播病毒。只有雌蚊才会吸血传播,雄蚊不吸血不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登革热的。
人群对任何一型登革病毒的初次感染均较敏感,对同型病毒有较稳固的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但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力则只约维持2月~1年。由于登革病毒有4个型,感染1个型后还可能发生第二次或连续感染。第二次感染很可能引起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征合征。
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也无疫苗,预防是防制登革热的关键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措施如下:
5.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止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蚊子,而且要少喝酒。
6. 在疫情发生时,避免进入疫区,发现感染者必须及时报告。 7. 当自己出现登革热的症状时,及时检查、就诊。
1. 清除蚊子滋生的容器、水潭、树穴、轮胎积水等。 2.垃圾统一回收处理,保持生活区环境清洁卫生。
3.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学药剂进行杀灭。如厕所、水沟、污水处理池等。
4. 宿舍应整洁卫生,定期灭蚊,睡觉时必须挂蚊帐。 5.加强登革热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防控意识。
6、若出现发烧的病例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如确诊患登革热必须隔离治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