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严防登革热蔓延 多所学校幼儿园喷洒药水灭蚊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赵金玲)针对近段时间登革热病毒开始出现蔓延的趋势,南宁市教育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学校做好防控工作。昨日,记者走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了解到,学校纷纷建立防控方案,实施晨检制度,严防登革热。
昨日上午,记者在滨湖路小学了解到,该校制定了学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控登革热工作方案,要求班主任坚持每天对每位到校的学生进行晨检;同时开展疫情监测,一发现有发热等不适应的学生就及时报告校医进行诊断,如果发现登革热等传染病就立即暂停上学,到医院隔离治疗。
据介绍,滨湖路小学还在学校开展以灭蚊防病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清除学校的卫生死角;及时清理清除积水,针对周边环境,进行强化施药灭蚊;加强疫情监测,做好发热病人的筛查和记录;对疑似登革热患者及时送医院,抽取血清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以便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分析监测信息,并向有关部门通报疫情和监测动态。另外,学校还开展预防登革热健康教育,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清除家里的积水等蚊蚴孳生地。
记者从秀灵小学了解到,该校开展了一系列“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教育工作。如通过广播系统向全校师生宣传预防登革热的基本知识及要求;各班给学生上预防登革热的班会课;向学生发放《预防登革热》的告家长书。同时,该校还将教室内的水生植物全部移到学校操场上进行统一管理;派专人清除学校排水沟及排放水池内的存水并喷洒灭蚊药水,消除蚊虫孳生的场所;清理校园周边、小花园卫生死角,确保做好登革热的预防工作。
新秀学校发放《登革热病预防宣传手册》,组织学生开展以灭蚊、防蚊为主的清洁大扫除;做好晨检工作,发现有发热和发烧症状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送到医院确诊、治疗;做好相关信息的上报工作。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见习记者廖欣)为了切实做好登革热的诊疗、防控工作,自治区人民医院于昨日下午举行了登革热疫情防控培训会,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梁大华从登革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内容,向医护人员进行了详细讲解。
梁大华指出,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热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那么登革热的发生应该如何预防?梁大华称,“对付”登革热的关键在于灭蚊。个人应当做好防护措施,清除积水,消除蚊虫滋生地,防止蚊患,从而阻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防止登革热的传播和流行。
据了解,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为5~8天。对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务部医疗管理科副科长郭文东提醒市民,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当及时就诊、做好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登革热病人大多数都是轻症,市民没必要太过恐慌,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