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登革热最凶猛
全市报告登革热病例112例 同比增6.9倍 10月中下旬将迎流行高峰
本报讯 (记者温利)记者昨日从市疾控中心获悉,截至昨日16时,江门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12例,其中本地病例111例,输入病例1例。目前全市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据疾控中心介绍,与2013年同期相比,今年本地病例发病数是去年的6.9倍,登革热流行高峰在10月中下旬杀到。
根据江门市疾控中心疫情数据,在111例本地病例中,江海以85例“高居榜首”(详见表)。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登革热高发地点主要集中在江海区礼乐街道。据介绍,今年8月27日,江门首例登革热病例也发生在江海区礼乐街道。疾控人员分析,礼乐街道登革热疫点基本分布在村庄,住房都是村民自建的民房,房屋周边普遍摆放一些杂物,部分杂物有积水,导致伊蚊孳生较多。
市疾控中心透露,截至9月25日16时,与2013年同期相比,今年本地病例发病数是去年的6.9倍。市疾控中心称,今年病例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有暴发疫点蚊媒密度较高,导致疫情快速传播。此外受周边地区疫情影响,导致多点发病,疫情覆盖面大。
在前日召开的省登革热防控电视电话会议上,市委副书记聂党权表示,今年登革热疫情流行强度比去年大,保守预计,江门今年疫情规模将超过去年。
记者留意到,自江门8月下旬发现第一例病例以来,疾控部门和疫点的街道、居委(村委)都动起来灭蚊防控疫情,但病例数(或蚊子密度)并未下降。对此,市疾控中心回应称,这主要是由于有部分居民对防控登革热的认识不足,没有真正落实清除蚊虫孳生地所致。
据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近期调查发现,不少家庭室内的水缸、盆养莲花、水养万年青等,和室外的轮胎内侧、花盆、废弃罐子等小积水都孳生蚊幼虫。
该工作人员称,由于此类闲置容器体积普遍较大,积水量多,一旦孳生蚊幼虫,将会产生数量较大伊蚊,导致蚊媒指数高,是疫情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
聂党权表示,发生登革热疫情的镇(街)、村(居)委会,要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措施,对疫区及周边区域逐家逐户登记水养植物情况,加强楼宇天台、边角位、闲置地的检查,并发动市民大搞爱国卫生活动,清理卫生死角。
目前,卫生计生部门将登革热疫情防控作为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来抓,并下拨了17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登革热疫情监测、检验和购置灭蚊器械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