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福建建瓯登革热确诊病例27例 登革热如何检查与治疗

发布日期:2014-11-05 10:31:48 浏览次数:1595

近日,登革热病袭击我国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截至9月23日18点时,建瓯累计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27例,均为轻症病例,出院11例,其余患者病情均稳定。登革热到底是什么病?有哪些早期症状?登革热如何检查与治疗?

“患者目前都是轻症,正进行抗病毒等方式进行治疗,登革热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福建建瓯卫生院医生表示。登革热患者也并未隔离,可在卫生院自由出入,患者也配合治疗,情绪稳定。

据了解,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2、全身毒血症状 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3、皮疹 于病程3~6日出现,为丘疹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7日。疹退后无脱屑色素沉着

4、出血 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5、其他 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1、血常规检查:典型的登革热,通常白细胞(WBC)计数溺少,并伴血小板(PLT)减少,以出疹期最明显,并可见核左移及异形淋巴细胞;登革血热时,WBC总数可正常或增高;严重病例或继发感者,多见WBC计数明显升高。

2、尿常规检查:有少量蛋白及红细胞(RBC)和白细橱(WBC)。

3、出凝血指标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均延长,各种凝血因子轻度降低,纤维蛋白降解物轻度至中度增加,红细胞压积增高。

5、血清免疫检查: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僦试验,双份血清抗体增加4倍者或单相明显升高者(补体结合抗体效价1:32),有诊断意义。

6、病毒分离检查::取1~3天患者的血,做动物(乳鼠)接种,分离出病毒,可确定诊断。

1、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2、维持水电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3、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4、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5、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6、降低颅内压: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500ml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于6~8h后重复应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40mg/d,有助于减轻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并作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液酸碱度监测。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