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两名高龄登革热患者死亡 均患多种基础病
广州登革热病例增多,与之相关的死亡病例也已出现。南都记者昨日获悉,广州两名老人,罹患登革热后因严重肝肾损害和基础病,确定死亡。一旦其死因经法定程序确认后,两名死者将是近十年来广州首度出现的登革热死亡病例。广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传染病防治专家唐小平表示,在目前已有因登革热疾病相关死亡病例的情况下,老年、基础病患、低龄儿童等重点对象,应得到关注。一旦出现登革热相关典型症状后,应立即就近就医,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两死亡患者一人约70岁一人超80岁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登革热疫情,广州市昨日专门组织了登革热临床救治专家组工作会议。会上,通传近期登革热重症病人救治情况(包含两死亡病例)的相关内容被列为会议重点。
两名与登革热相关的死亡病例均为高龄长者,一名约70岁,一名超80岁。
广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唐小平向南都记者表示,在广州的医疗机构内,确实已出现两名高龄登革热死亡病例。两名病患曾在市内多家医院转诊、治疗。两名长者都有较多的严重的基础病,加之年龄较大,身体机能减弱,出现肝肾损害后,治疗的难度很大。
全省共报告4800例登革热病例
南都记者从广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全市病例数仍只能说是数千例,其中重症率为9 .5%。现症患者中,50%以上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该人群也是重症高发人群。青壮年病例相对较少。目前全市70%的街镇均有病例报告,12区、市全部出现确诊病例。排名前三的区域分别为越秀区、白云区和海珠区。
广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鸣称,今年是最近十余年来登革热疫情最高峰年份。
昨日,省疾控中心通报,截至19日零时,全省共报告4800例登革热病例,广州仍维持多区域持续多发病状态,佛山、中山、江门、珠海等出现点状聚集性病例疫情。当前各地正大力开展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但部分地区蚊媒密度仍处高风险,登革热有区域性扩散的风险。随着病例的不断增加,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省疾控中心9月8日-18日抽查重点地区蚊媒监测结果显示: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萝岗区永和街、海珠区江南中、黄埔区长洲街、白云区江高镇、从化鳌头镇;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里水和狮山、顺德区大良街道五沙村、容桂街道朝阳居委、北滘镇西滘村、陈村镇的弼教村、赤花居委和仙涌村、乐从镇的大罗村、劳村村和水藤村、杏坛镇吕地居委;江门市蓬江区环市街怡福怡兴苑;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办翠微居委会;中山市石岐康华社区、开发区的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和沙边、沙溪镇龙瑞社区、三乡镇平南。
登革热预防
清理屋内积水,多注意下水道等潮湿地方的卫生,以免蚊虫孳生。
对于水生植物,应勤换水并洗净根部和容器,以防有残余的蚊幼和蚊卵黏附在根部和容器壁上,或改用沙养。
清理垃圾,注意居家卫生,保持所处区域的清洁,防止蚊子活动。
屋内蚊虫活动较频繁时,可考虑使用灭蚊剂、蚊香等驱蚊。
外出游玩时一定要使用驱蚊剂,着防蚊长袖避免蚊虫叮咬。
纱窗、蚊帐等屋里隔绝工具要安装好。
有早期症状的市民,及早就近前往医疗机构排查、确诊,及时干预。
提醒
1 老城区低层楼房内小朋友易中招
虽然今年的登革热确诊病例以50岁以上长者为主,但对于低龄婴幼儿、学龄儿童、少年的关注不容忽视。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过多名儿童登革热病患;妇儿医疗中心门诊、住院部也治愈了5例儿童型病患。昨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荔湾医院传染科病区内,又接连收治两名低龄儿童病患。
7岁女孩小玲,家住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