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已发现1021登革热病例3
登革热疫情在广州其实“全年无休”,每年上半年,就会零星地出现从外地(往往是东南亚、南美地区)输入的病例。当这些病例没有被及时发现、控制,在广州被白纹伊蚊叮咬,白纹伊蚊就会成为带登革热病毒的虫媒,当它在本地通过叮咬人的方式把病毒继续传播,就会产生本地病例。
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登革热常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中以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度、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等较为严重。登革热病毒共有四种不同血清型,每一型均可引致登革热及更严重的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传播,说到底多是“自己养蚊子叮自己”,省疾控专家组强调,清除家庭中小积水,杜绝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孳生,是防控登革热的关键措施。而灭蚊防控,需要“三结合”。包括:清积水与灭蚊虫结合,灭了蚊,不清积水,10天后水里的幼虫又能变一堆蚊子出来;里外结合,建筑外部环境灭了蚊,但房内、下水道内、管道内没灭蚊,蚊子还会不断繁殖;上下结合,地面、楼顶、地下车库等要一起清积水灭蚊。专家提醒,尤其是防疫灭蚊人员进不去的办公单位、学校、工地、园林,还有家庭,都要一起灭蚊防控。
在登革热疫情发生地区,请居民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家居蚊媒密度的入户调查。
专家介绍,家庭中常常会有许多小积水,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花斑蚊的孳生地,请市民积极动手进行清理,降低蚊虫密度。
容易积水的有:花盆的底碟、饮水机的水盘、鸟笼的饮水器皿、遮雨的塑胶布等。要注意及时清理其中的积水。
家中的水养植物应3~5天换一次水,换水的同时要注意冲洗植物根部,以防蚊卵或幼虫粘在上面继续繁殖。
庭院喷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莲盆等积水无法清除时可采取养鱼等方法,杜绝蚊虫孳生。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