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死角防蚊灭蚊遏制登革热
南方日报讯 (记者/骆骁骅)为进一步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8月22日上午,副省长林少春率省卫生计生委、爱卫办、疾控中心负责同志赴广州市调研,先后来到越秀区疾控中心、市第七中学校区、农林街道及居民区,详细检查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研究分析当前登革热防控形势,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
根据专家研判意见,8-11月是我省登革热流行高发期,广州等地局部地区发生爆发流行的风险较高。林少春强调,当前,我省登革热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不可掉以轻心。全省各地、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登革热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要进一步完善登革热防控工作机制,以卫生防疫部门为主导,落实城管、爱卫等部门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社区、街道基层组织主体作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通力配合,各负其责,形成上下联动、责任到人、全覆盖的防控工作格局。要抓住关键环节和源头控制,结合大城市人口密集、流动性强的特点,从小处着手,做细、做实宣传发动等工作,充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民防蚊灭蚊卫生运动,特别要做好居民区、学校、机关单位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防控,有效降低蚊虫密度,确保不留死角。要密切监测登革热疫情,主动开展病例筛查,努力避免发生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确保应急调集使用。继续加强预防控制登革热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省政府将于近日派出工作组赴有关地市检查督导防控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实处,取得效果。
记者22日从广州市卫生疾控部门了解到,截至8月20日,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423例。
据了解,这423例病例均为轻症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其中输入性病例22例,本地病例达401例。据广州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前曾在南沙大岗镇出现50多例、白云金沙洲出现40多例的聚集性暴发疫情,但进入8月以后,没有出现集中在某一街道的暴发疫情,但涉及面广的散发多发情况依然存在。
广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鸣解释称,广州最近多雨暴雨的天气,给疾控部门的集中防蚊灭蚊工作带来了困难,“一次辛辛苦苦的消杀,一场雨就全没了,常常是上午刚刚喷完药,下午就下雨,导致防控工作大打折扣”。
目前广州登革热疫情已有所控制,但由于登革热疫情的高发期往往集中于9-11月,去年8月同期报告病例仅为几十例,今年已提前一个月进入高发期,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坦言,接下来将是能否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希望能用几周把疫情压下来”。
即将迎来的开学季也将是一次挑战,“学校空了两个月,最近又多雨,肯定有不少积水,接下来学校防控将是重中之重。”广州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为加强群防群控,目前广州每周将进行两次集中灭蚊。广州市第七中学有关负责人透露,开学后第一课将教授登革热防控知识,并发动学生动员家庭开展家庭灭蚊活动。
记者另据省应急办网站消息,截至8月20日下午5:00,全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439例(本地病例414例,输入性病例25例),同比增加85.3%。
水生植物应每隔3至5天换一次水,并洗净根部和容器,或改用砂养。砂养时,以水面不超过砂面为宜。
清除各种闲置容器的积水,如盆、缸、罐、碗、杯等,并将其倒置。填堵树洞、竹筒。
废弃的轮胎应清除掉,否则应放置在室内或用防雨布盖起来。有积水的轮胎,应倒去积水,并用干布吸。
清除垃圾,特别是破盆烂罐、瓶子、瓶盖、蛋壳、一次性餐具等容器。
将杀虫缓蚀剂投放于难以或不能清除的积水(如水生植物、车库集水井等)中,可以长期保持对伊蚊幼虫的杀灭作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