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大动脉炎的症状与诊察治疗

发布日期:2014-10-28 10:35:40 浏览次数:1600

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变,可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少数病人因炎症破坏动脉壁的中层而致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当大动脉炎累及胸腹主动脉和肾动脉时,可引起难治性高血压

大动脉炎在亚洲地报道较多,其次为南美洲,西欧罕见,男女发作率比例为1:2.8、90%在30岁以内发作。在局部症状或体征发生前数周,少数病人可发生全身不适、易疲乏、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出汗、体重下降和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等症状。

1977年Lupi-Herrea等提出的分型简单实用,符合中国国情,目前仍广泛使用。根据病变部位分为:Ⅰ型(头臂动脉型),Ⅱ型(胸、腹主动脉型),Ⅲ型(混合型),Ⅳ型(兼有肺动脉型)。

阜外医院郑德裕教授等对700例大动脉炎的临床现象及血管造影诊断进行对比介绍后,提出了我国大动脉炎的诊察标准:(1)发作年龄40岁;(2)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脉搏弱或无脉,双侧上肢收缩压差10mmHg,锁骨上闻及杂音;(3)颈动脉狭窄或闭塞,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部闻及血管杂音或有大动脉炎眼底改变;(4)胸、腹主动脉狭窄,上腹或背部闻及血管杂音,下肢收缩压较上肢增高20mmHg;(5)肾动脉狭窄血压高,病程短,上腹部闻及血管杂音;(6)病变累及肺动脉分支引起狭窄,冠状动脉狭窄,或主动脉瓣封闭不全;(7)血沉快。

以上7项中,前2项为主要诊察指标,并至少具有其他5项中的1项,可诊察为大动脉炎。

在临床中,典型的大动脉诊察并不困难,但非典型者需要和以下疾病相辨别: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缔组织病,胸廓出口综合症等。

激素治疗多用于大动脉炎活动期,可在短期内改善症状,使血沉恢复正常。激素的用法是:血沉40mm/h,强的松逐日顿服30~60mg或1mg/kg,维持4~6周后逐渐减量,以血沉不增快为减量指标,剂量减至逐日5~10mg时可维持3~6个月。如用强的松无效,可改用地塞米松。

免疫抑制剂对激素反应不佳者,可联合使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或6-硫基嘌呤等药物。稳定期的病人,应给予扩管、改善微循环及抗凝药物:包括川芎嗪、阿司匹林和潘生丁等。

抗高血压药物一般降压药物效果差。单侧肾动脉狭窄者无手术或扩张术指征时可应用ACEI,但应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

参与治疗对于动脉发生局限性严重狭窄并引起心、脑、肾及肢体相应部位缺血的病人,若有参与治疗指征,应首选参与治疗。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地方之一,稍有闪失就可能给人带来很大的伤害,如果您出现类似心胸疾病的症状,不要犹豫赶快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如果您还想继续了解相关的信息,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方便快捷的与权威专家对话,可以增进您对于疾病的了解,相信您会有不小的收获。

(编辑:永朋)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