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首例先天性心脏房室管畸形矫正手术成功
首例先天性心脏房室管畸形矫正手术成功
(1995年11月17日)
1995年的今天,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心胸外科施行心脏完全型房室管畸形矫正手术获得成功,这是衡阳首例该类手术的成功。
患者谢××是衡南县近尾洲镇的一名小学生,1995年11月,住进附一医院心胸外科,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完全型房室管畸形,合并二尖瓣、三尖瓣发育不良,部位位于心脏的中心,影响房间隔、室间隔、二尖瓣、三尖瓣,病情发展严重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功能衰竭,不施行手术,患者最多只能活到20至30岁。按中华心胸外科学会制定的标准来衡定,属重症复杂先天心脏病案例,手术危险性很大。六十年代,国际上就曾进行过这样的手术,到70—80年代,手术的成功率还比较低,属完全型的先天性心脏房室管畸形手术在开展的早期死亡率达到50%,发展到80年代末,成功率大幅度提高。附一医院在总结以往已施行的七例以上心脏手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心胸外科、小儿科、放射科、麻醉手术科专家的反复讨论,决定对该患者施行手术。1995年11月17日,由当时的副主任王元星医师主刀,主治医师李志高等密切配合,为患者施行手术,获得成功,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这次手术的成功,在境内当时尚属首例。也是衡阳市在继完成第一例保留全部瓣下结构的换瓣手术、第一例法乐式5联症矫正手术、第一例单心房畸形矫正手术等多例心脏手术后的又一次成功。附一医院骨干医师在成功施行这些手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领域,不断引进新方法,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把心胸外科带进了省内医学界的前列,其体外循环手术量年平均在150例左右,位列全省第三,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