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能否引发老年人精神疾病
脑动脉硬化在老年人中相当常见,有的血压不高,有的伴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程度是因人而异。轻度脑动脉硬化一般对人的心理活动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这是由于因脑动脉硬化造成的脑血流量降低、脑电活动下降,以及脑的其他生理、生化变化都很轻微.对人的主要精神功能没有引起明显的障碍。
然而严重的脑动脉硬化却常常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巨大影响。当脑动脉硬化程度很轻时,脑的动脉管壁开始增厚,管腔逐步狭窄,脑的血液循环减慢,脑血流量略减少。随着动脉硬化过程的进展,脑的动脉管腔越来越窄小,脑血液循环显著减慢、脑血流量明显减少,结果造成整个脑的慢性缺血和缺氧。
由于动脉硬化的加重,在脑动脉的管腔内壁上,常常形成大小不同的粥样硬化斑,并已可以形成附壁血栓。无论血栓或斑块.当其脱落时都可能成为栓子,堵塞在脑的大小动脉中,形成脑梗塞。
脑梗塞范围的大小,决定于栓子的大小,栓子越大.梗塞也越大。大的梗塞常常产定于栓子的大小,栓子越大.梗塞也越大。大的梗塞常常产生局限性的神经精神症状,例如失用、失读、失写、偏瘫、单瘫、失语、偏盲、半身感觉缺失,癫痫发作等。精神症状比较少见且不持久,如幻嗅、幻听、幻视、一过性妄想等。
多数或重复发生的多发的脑梗塞,虽然是一个个小的梗塞灶,却往往损害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使人的思维、记忆、智力、感知觉、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发生程度不等的障碍,造成病人陷入痴呆状态.也就是多发性梗塞性痴呆。这种痴呆多从五十五岁左右开始发病.随着脑动脉硬化的发展,痴呆也越来越严重。这种病人还经常出现中风,每次中风发作都会加快痴呆的程度。
多发梗塞性痴呆治疗较困难,重点在预防脑动脉硬化,为此加强对动脉硬化的防治是很必要的。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