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症状介绍
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下肢,常引起下肢血液活动不畅,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给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减少动脉硬化闭塞症对人们的危害,了解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症状,对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脉硬化闭塞症以中年男性(5070岁)发病者居多,女性患者占10%。临床症状取决于肢体缺血的发展速度和程度。闭塞性病变的范围不论何等广泛,只要动脉阻塞发展速度缓慢,虽动脉主干的管腔进行地变小,但侧肢循环有效地建立,分支血流却相应地增加,血液供给得以补偿。因此,组织遭受缺血和缺氧的程度可以缓和,临床上甚至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假如病理演变进展非常快,侧支循环不能及时地建立,补偿有限,病人便开始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和肢体疼痛出现。
间歇性跛行典型症状是肌肉疼痛、痉挛及疲乏无力,被迫停止活动。当病人在一定速度下行走相当路程时,即在下肢的一组肌肉(最常见者为小腿部)因血液供给不足,而引起缺氧反应,产生一种紧张、痉挛痛或剧痛,以致不能行走,迫使病人需要站立或休息15分钟后,疼痛才可消失。如再行走一段路程,疼痛又复出现。行走速度相等。间歇性跛行间隔亦常相同(200500m)。通常在病开始时,一侧肢体先有症状,嗣后或累及健侧。间歇行跛行位置,有时有助于确定阻塞性病变的水平。小腿负荷最重,最早出现症状,尔后相应肌组也出现症状。
静息痛是最突出的症状,在晚期,当病人平睡后1015分钟发生,这是缺血程度严重的表现,使患肢在休息时也感到疼痛、麻痹和感觉异常,最初在足趾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尔后逐渐发展至足底部,甚至足踝部。如将肢体抬高,疼痛加剧;放低或稍作活动,站起来行走片刻,症状减轻或消失。再次平睡时,疼痛又出现,夜间由于全身血压低下,使疼痛更剧烈,常抱足而坐,彻底难眠,严重地影响病人睡眠和日常生活。
其他常见症状还有肢体怕冷,沉重无力,麻痹感,刺痛感,甚至烧灼感。有时病人感到一阵剧痛。这些症状起自缺血性神经炎,其严重性取决于局部缺血的程度和病人痛阀的高低。
对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症状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中老年人,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减少动脉硬化闭塞症给您带来的伤害。
(编辑:袁达)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