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摸不到脚趾有动脉硬化风险

发布日期:2014-11-15 16:34:13 浏览次数:1600

专家认为,该体检方法没有绝对的科学依据,仅供参考

健报 2010-11-12 本报记者苏琳/文赵含章/图

“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够知道你患动脉硬化的风险有多大?最近在网络上盛行的动脉硬化自测小方法,让很多人担心:我真的做不来这个动作,是不是真的有动脉硬化的风险呢?

实验10位市民中6人摸不到

“坐在地板上,向前伸直腿,脚趾朝向天花板与小腿成90度夹角。腰部向前弯曲,手臂向脚伸展,努力触及脚趾。如果够不到脚趾,动脉硬化的风险就有可能增加。”近日,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推荐了这种“家庭体检”的方法,为了检验这一方法是否有效,11月6日,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中医一附院)治未病中心,记者请10位已经拿到体检报告的市民尝试做了如上的动作,结果有6人摸不到脚趾。

这6位市民中,有两位是45岁以上的,47岁的周先生血压、血脂、血粘等均正常,52岁的林女士测出血液粘稠度稍高,血压正常;有4位是40岁以下的,体检结果除了阴虚、阳虚、痰湿等,并无器质性的病变。但这6位市民在做摸脚趾的动作时,都显得很吃力。

另外的4位市民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则比较轻松,但这4位市民均表示平时有锻炼身体的习惯,42岁的黄女士说,她经常到公园跳舞,所以这个动作对她来说是“小意思”。

不过,这10位市民中年龄最小的李小姐,27岁,是“不达标”的6人之一,她的疑惑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做不了这个动作顶多说明我骨头硬吧,和动脉硬化有什么关系?虽然摸不到脚趾,但我的体检结果是正常的啊!”

观点动脉硬化会影响肌肉屈张?

据《读者文摘》说,这一体检方法的原理在于,健康的血管像气球一样柔韧,每天有规律地扩张、收缩,将血液带向全身。但是,年龄增长、体重增加、久坐、糖尿病等因素会导致动脉斑块形成,动脉越来越硬。动脉壁和臀部、背部的肌肉一样,由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组成。因此,无论哪里硬化,都会对其他部位产生同样的影响。也就是说,做不了这个动作,说明腰背部的动脉可能硬化了,以至于腰背部肌肉的屈张运动也受到了影响。

对于这个理论,中医一附院治未病中心的邱全主任医师认为,当人已经有动脉硬化的时候,很可能是做不了这个动作的,但是做不了这个动作,并不一定就表示有动脉硬化的风险。邱全说,这个体检可能主要针对现代人多坐少动的生活习惯,凡是多坐少动的人,动脉硬化的风险都会增加,因为活动量少了,新陈代谢就慢,血液里的垃圾就容易残留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在动脉内形成斑块,于是产生动脉硬化。

自测四症状预知动脉硬化

中医一附院心血管内科的陈远平主任医师认为,摸脚趾的这个体检动作可以说明身体气血不是很通畅,但不一定会发展成动脉硬化。实际上,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身体不够柔软并不是这个疾病出现的先兆。

陈远平说,如果真的要自我检测,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观察自己是否有动脉硬化的风险。

首先是角膜老年环,有一部分中老年人的眼角膜周围会出现一圈灰白色的环,称为角膜老年环。老年环的形成,就是血液中胆固醇、磷脂、甘油三脂等脂质过多地沉积在角膜边缘的结果。

第二是眼睑黄色瘤,有的人在眼睑内侧的皮肤上出现一侧或对称性的黄色斑块,医学上叫做眼睑黄色瘤,一般以家庭性血胆固醇过高症患者为多见,其中又以中年肥胖妇女最为多见。

第三是内耳反应,当动脉硬化缺血时,会很快引起内耳反应,出现耳鸣、耳聋眩晕等。这是因为内耳和脑组织一样不能耐受缺氧,而且比心肌对缺氧更为敏感。

第四是耳垂皱折,因耳垂是耳朵上唯一多肉的部位。当动脉出现硬化时,耳朵同其他组织一样,得到的血液供应也较少。而耳垂是耳朵上对缺血尤为敏感的部位,因此在耳垂上出现皱折,也是动脉硬化的一个特殊信号。

预防饮食少胆固醇多维生素

陈远平表示,合理的饮食可防治动脉硬化,因为血脂升高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因,所以饮食防治的目的是有效地控制血脂。

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皮蛋等应尽量少吃,特别是血浆胆固醇升高者,更应严格控制,但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多吃些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豆类、蔬菜,主食不要吃得太精,因为谷类的胚芽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等有益成分。

另外,一些微量元素如钾、碘、铬等,也可以预防动脉硬化。钾盐可保护心血管,所以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蘑菇、豆类(黄豆、绿豆、赤豆、蚕豆)、菠菜、紫菜、莲子、苋菜等,对心脏有益;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对防治动脉硬化有好处,所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鱼、海参、海虾、海带、海菜等应多吃。经常食用含铬较高的食物,如豆类、鸡肉、贝类等,也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弯腰摸脚趾,是不是预测动脉硬化的科学体检法,医学上目前尚未有公开的定论,但经常锻炼身体能延缓动脉硬化的发展。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