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疗效是否确切呢

发布日期:2014-11-11 07:56:06 浏览次数:1600

闭塞性动脉硬化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之一,病程长,治疗难度大。

诊断标准

50岁以上,多为男性,高血脂,下肢消瘦乏力,冷凉,间歇跛行,重则疼痛,趾端溃疡坏死。辨证分型:①阴寒冷凝型:患肢肌肉萎缩,形体消瘦乏力,气血匮乏,寒邪乘虚凝聚经络,患肢皮色苍白冷凉,间歇跛行,舌黯淡质嫩有齿痕,苔薄白,脉沉迟细涩,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②血瘀阻络型:气滞血瘀,脉道不通,肌肤不荣患肢麻木,静息疼痛加重,肢端青紫瘀斑,趺阳脉、太溪脉微细或消失,舌质青紫瘀斑。③湿热型:湿为阴邪,其性黏浊,郁久化热,证见纳呆呕恶,身热不扬,患肢肿胀热痛,肉腐血败,而见患肢溃烂化脓,散漫浸淫,舌质污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濡数。④热毒坏疽型:邪毒攻心,火性炎烈,耗伤阴液,肾阴涸竭,木失濡养,乙癸同源,邪盛正衰,日晡潮热,神志昏溃,谵语妄言,患肢红肿热痛,末端焦黑筋溃骨脱,溃疡恶臭难闻,持续剧烈疼痛,昼无宁日,夜不成寐。趺阳脉、太溪脉搏动消失。舌绛苍老,干瘪、消瘦,少苔或无苔乏津或苔燥无根,刮之即脱,脉沉数无力

治疗方法

阴寒冷凝型:治宜补气养血,温经散寒。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当归30g,熟地黄20g,丹参30g,干姜10g,附子10g,鹿角霜1Og,地龙10g,怀牛膝10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早、晚2次分服。

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药物组成:毛冬青30g,茵陈30g,虎杖15g,黄柏10g,土茯苓30g,赤小豆20g,黄连10g,败酱草15g,牛膝10g,三七粉(冲服)2g。Et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早、晚2次分服。

热毒坏疽型:治宜清营解毒养阴。予四妙活血汤加减。药物组成:金银花60g,当归30g,玄参60g,生地黄2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川牛膝10g,川黄连10g,赤芍药10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早、晚2次分服。

疗程:以2个月为1个疗程统计疗效。

疗效标准

痊愈:患肢皮温、皮色恢复,疼痛缓解,坏死溃疡愈合,彩色血管超声提示侧支循环建立。

好转:患肢疼痛缓解,血脂3项接近正常。无效:治疗3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以痊愈、好转统计总有效率。

讨论

闭塞性动脉硬化属于中医学脱疽范畴,为先天不足,正气衰弱,寒湿之邪侵袭,致瘀阻脉络,气血不畅,甚或痹阻不通而发病。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气滞血瘀所致,临床辨证为阴寒冷凝型、血瘀阻络型、湿热型、热毒坏疽型,其中血瘀阻络型较为常见。闭塞性动脉硬化由多种因素综合而发,主要病因有寒湿侵袭、情志内伤、饮食不节、肝肾不足、素体虚弱、长期吸烟及外伤等。基本病机为络脉闭塞,气血凝滞,肝肾不足或血虚弱为本,寒湿、湿热、火毒等为标。

故以活血化瘀通脉为基本治则。但要依据本病的发生发展内在规律和具体表现,结合患者体质强弱和气血虚实辨证施治,缺血期以阴寒冷凝为主,治宜温经散寒,佐以活血化瘀。营养障碍期以血瘀阻络为主,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坏疽期如热毒伤阴为主治宜清热解毒,佐以养阴活血;如湿毒热盛为主治宜清热利湿解毒,佐以活血化瘀;已溃者宜配合外治以祛腐生肌。同时闭塞性动脉硬化为瘀血证,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气滞血瘀,所以益气活血为重要治则,应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辨证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