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图

发布日期:2014-11-13 21:46:09 浏览次数:1600

中、老年人天气寒冷腿发凉、麻木

天气渐冷,不少老人发现自己双腿发凉,每次外出走一段距离,腿就会疼痛,需要休息一会儿才能缓解。这种时候,很多老人认为自己有关节炎,经常自己给自己做诊断和治疗,症状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山西大医院血管介入外科主任郝斌提醒,出现这种状况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引起的表现。

郝斌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血管介入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血管外科动脉、静脉、动静脉联合疾病、动脉瘤,布加综合征及肿瘤侵犯血管的诊断和治疗,肿瘤及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往往求诊“走”错门

“下肢动脉硬化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郝斌表示,很多患者出现这种情况后,就医时选择骨关节科,却不知这其实是血管外科领域的疾病。

郝斌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由于大多数患者对该病缺乏足够认识,很少人能在疾病早期阶段到医院接受治疗。”郝斌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个体的耐受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症状一般由轻至重逐渐发展,但在动脉硬化闭塞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导致症状突然加重。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

三高、抽烟、久坐不动加剧动脉硬化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高龄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合并存在危险性更高。

郝斌提醒,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的硬化的危险因素,如严格监测、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塞症的发生率,并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对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治可能存在的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对于已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应早期加强锻炼、严格用药,并加强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及外伤等,以防病情加重。对于已行手术或治疗的患者,上述预防措施仍需坚持应用,以预防手术部位血管再狭窄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发生病变。”郝斌说。

据悉,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平时走路不宜过快,以免引起缺血症状发作,但是久卧不动也不可取。“对于活动少的人来说,他们体内的血液流动缓慢,代谢缓慢,血液中的杂质较多,也容易形成血栓而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郝斌建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可适当参加步行锻炼,以便增强下肢组织对缺血的耐受力,促使闭塞动脉周围侧支血管的形成和开放。

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应该整体看待和治疗

郝斌表示,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整体看待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并积极诊治可能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医生指导下加强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并注意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烫伤等。

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中期患者,或作为手术及介入治疗的辅助。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血管扩张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如西洛他唑、安步乐克及前列腺素类药物等。“手术治疗的话,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手术指征包括: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坏疽。”郝斌说,手术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流出道及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等。

本报记者李永江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