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治疗

发布日期:2014-11-17 22:05:40 浏览次数:1595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由于性激素反馈调节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包括闭经月经稀少或功能性子宫出血),不育,多毛,肥胖等现象。多囊卵巢综合症经治后,一般预后好,不治疗或长期无排卵则少数患者应注意有发生子宫内膜腺癌可能。

典型表现为卵巢多囊性改变、高雄激素血症和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增高,并常伴有随年龄增长而日益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脂血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中医癥瘕的范畴。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还与中医的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病证相似,主要以月经稀发,月经量少,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双侧卵巢增大为其临床特点。《丹溪心法》言: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驱脂满溢,闭塞子宫。

病因多囊卵巢综合症古方中医病因病机:

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王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痰湿瘀血阻滞胞脉所致。其中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肾主生殖,为月经之本,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气盛,月经如期而至,经调则方能受孕。肾气虚,阳气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凝聚,或肾虚脾失温煦,健运失职,水湿不运,聚湿生痰,痰湿阻滞胞宫,冲任不通,经血不行,则月经后期,量少,闭经;不能摄精成孕,则不孕;或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形成血瘀,或肝郁化火,煎熬津液,炼液成痰,痰湿瘀血互结胞中,或肝旺乘脾,脾失健运,蕴湿成痰,阻于胞中,冲任受阻,二脉不能相资亦可导致闭经、不孕的发生。

多囊卵巢综合症西医病因病机:

多囊卵巢综合症其病因一般认为是由于体内过多的雄激素(来自肾上腺或卵巢),在周围组织内转为雌激素,通过对下丘脑、垂体作用,使垂体分泌过多的LH,LH与FSH比例的失调,促使卵巢分泌更多雄激素,从而影响着滤泡的成熟,于是滤泡趋向闭锁而不排卵。也有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与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分泌失调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相关。有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血中脱氢表雄酮偏高,尿17酮、17羟类固醇水平升高。

分型多囊卵巢综合症古方中医辨证分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本虚标实证。肾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湿为标,而且两者互为因果。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肝脾肾,病位在冲任。临床可分为肾虚挟痰,气滞血瘀,痰湿阻滞三型。

l. 肾虚挟痰

主证;月经初潮晚或月经稀发,童少,色淡质稀,渐至闭经,偶有月经量多崩漏,婚后不孕,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大便溏薄,或肥胖,多毛,舌质谈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分析:证属肾虚,命火不足,不能化气行水,亦不能温煦脾土,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成痰,肾虚精血不足,冲任血少,加之痰湿阻滞胞中,故而月经稀发,量少,闭经;肾虚不能摄精成孕则不孕;冲任不固,则月经量多,崩漏;腰失所养则腰膝酸软;阳气不能温煦机体则畏寒肢冷;脾失健运则大便溏薄;舌脉为肾虚挟痰之象。

2. 气滞血瘀

主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甚至经闭不行,不孕,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小腹胸胁及乳房胀痛,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分析:情志不遂,肝气不舒,肝郁气滞,血行不畅致血瘀,瘀血阻滞冲任胞脉,闭塞不通则月经后期甚或闭经,不孕;肝失疏泄则精神抑郁;气机不畅则肝经所过之处胀痛;舌脉为气滞血瘀之象。

3. 痰湿阻滞

主证:月经后期,童少,或闭经,形体肥胖,多毛,平素带下量多色白质调,胸闷头晕,嗜睡倦怠,呕恶,喉间多痰,舌质淡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儒,或沉滑。

分析:肝郁克伐脾土,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精微,反聚为痰,痰湿阻滞冲任,胞脉闭塞不通,则月经后期甚或团经;不能摄精成孕则不孕;痰湿下注,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则带多质稠;痰湿阻滞中焦,则呕恶;气机不畅,则胸闷;上蒙清窍则头晕;清阳不升则嗜睡倦怠;舌脉为痰湿内蕴之象。

中医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古方中医辩证治疗:1. 肾虚挟痰

治法:温肾调经,燥湿化痰。

2.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通经。

3. 痰湿阻滞

治法:理气化痰,活血通络。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