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少愤恨辛酸泪
□记者喜月霞
5月18日上午8点30分,在郑州大学四附院四楼会议室,由大河健康报社与郑州大学四附院中医科共同举办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不育症”公益讲座如期进行。主讲人是中医科主任李顺景。
为了使这次讲座更加通俗易懂,在此之前,李顺景主任在科室内部试讲多次,广泛听取建议,光文稿就前后修改了4次。
“因为门诊上这个病太多了,我看的所有疾病中,四分之一都是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我就想让所有来听讲座的读者都能听懂,真正能帮到她们。尽管这个病发病率很高,但就连基层的医生都对这个病认识不够,治疗不规范,致使很多患者在求医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有些患者还受到虚假医疗广告、游医的欺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李顺景主任痛惜地说。
1
漫漫求子路
几把辛酸泪
曹女士结婚多年一直未避孕而不怀孕,检查后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该病的重要表现就是排卵不好,为此,医生建议她用大量的促排卵药物,结果不但没能怀孕,反而出现腹水、肝功异常等。
郑州的张女士,患“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年,有一次在街头接到小广告,宣称能治该病。在那家医院,医生建议她连续服用医院熬制好的中药,一天的费用高达300块。求子心切,张女士一喝就是3个月,花了3万块。在此期间,医生又说她输卵管不通,前后为她疏通三次输卵管。几个月下来,原本健康无恙的张女士憔悴不堪,小腹凉、胀,后被李顺景主任诊断为“双侧输卵管积水”。
王女士查出“多囊卵巢综合征”后,医生建议她住院治疗。随后花7000多元做了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因术后出现感染,医生又先后为她做了子宫输卵管介入术、盆腔封闭治疗等,可惜王女士依旧未能怀孕。无奈,她远赴上海做试管婴儿,但连做两次都以失败告终。找到李顺景主任时,王女士的精神几近崩溃。
安阳的刘女士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年,始终不怀孕,丈夫一气之下跟她离了婚。
…………
类似的事件,在李顺景的门诊比比皆是。真可谓“漫漫求子路,几把辛酸泪”。
2
多囊卵巢患者
也会月经正常
“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发于15~35岁的青年女性,临床表现五花八门。昨天上午我接诊了两个多囊患者,一个表现为闭经,连续3年不来月经;另一个也是很久不来月经,但结婚那天来了,并且一来就是一个月。”
李顺景主任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会表现在月经上,有的月经或后错,或闭经,或量少,或崩漏,或排卵期出血,但也有不少人月经很规律,检查后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讲到这里时,坐在记者身后的方女士嘟囔一句:“我的月经就很规律,还是被查出了多囊卵巢综合征。”
讲座结束后,记者特意问了方女士的情况。方女士说,她的月经原本很规律,但结婚快三年了都没有怀孕,虽然婆家人嘴上没说,但她心里着急,整天去医院看病,压力很大。一来二去,月经越来越后错,月经量也少了,这下她更心烦意乱,对治疗都没啥信心了。
“所以上次医院查出我的卵巢有多囊样改变时,我都不相信,又查,还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方女士一脸沮丧地说。
李顺景主任说,精神压力也可以导致不孕。很多人想怀孕却怀不上,变得很着急,可越急就越怀不上,形成恶性循环。时间一长,原本规律的月经不按时来了,原本正常的卵泡要么长得很慢,要么长得很大却不破,终究不能怀孕。
“所以,我每次都反复交代,心放宽,别太大压力,这是受孕时的大忌。比如有些人,平时的工作压力就很大,并且已经出现了月经不规律的现象,即使现在做B超没有发现卵巢有多囊样改变,时间一长,也会发展为多囊卵巢。”
也就是说,如果一直心情低落、压力很大,原本健康的人最终也有可能发展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3
多囊卵巢的核心问题
是“排卵不好”
“多囊卵巢的表现五花八门,所以,月经是否正常,跟是否得了多囊卵巢关系不大,因为多囊卵巢患者面临的核心问题不是月经不规律,而是排卵情况不好,毕竟只有健康的卵子遇到健康的精子,才能顺利怀孕,所以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患者的排卵问题。”
李顺景主任说,卵子跟精子一样,正常的生长周期为80天。所以,至少用中药持续调理两个月经周期,才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卵子。
“有患者说,我每个月都会排卵,这说明卵子一个月就长出一个。事实上,尽管你每个月都能在B超下监测到排卵,但你排出的是卵泡,躲在卵泡里的卵子只有在卵泡正常破开后,才能顺利出来。”
李顺景主任说,许多患者久病成医,查了大量的资料,但终究是一知半解,甚至会误导自己。
有患者说,自己的月经不规律,别人都是一个月来一次,自己却四五十天来一次,让李顺景用中药帮她也调成一个月来一次,要不然恐怕怀不上。
李顺景说:“我能用中药把月经周期缩短,可这又有什么用?经期缩短了,卵泡就能长大、卵子就能排出吗?如果卵子质量不好,月经再规律也怀不了孕。况且即使用药把月经周期调得很正常,看上去挺好,但只要一停药,月经周期很快又跟以前一样后错了。”
还有患者的排卵功能不好,让李顺景用中药帮助排卵,甚至还同时请西医使用大量的促排卵药物,单纯追求排卵。
强行排卵风险很大,李顺景的病人曹女士就是在用完大量促排卵药物后出现了腹水。“即使成功促排卵,但患者身体底子不好,很有可能在怀孕后出现胎停育。我每次都交代胎停育的患者,治疗期间一定要避孕,就是想让她们打好基础再怀孕。同样的道理,治疗多囊卵巢,就是让身体打基础,患者一定要有耐心,治好病后再怀孕。”李顺景主任说。
4
多囊是个西医说法,
中医也可辨证分型
李顺景主任说,“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西医下的定义,中医上没有这个病名。但从症状上把它归为“癥瘕”(zhengjia)、“不孕症”、“闭经”等疾病中。
尽管该病的病因复杂,个体差异也比较大,但中医治疗却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多方辨证,结合激素指标、B超检查,医患充分配合,还是可以治愈的。经过多年研究,李顺景主任将该病分成4个类型。
肾虚型。中医常讲“肾主生殖”、“经水出诸肾”,顾名思义,肾虚的患者肯定月经不规律,继而不好怀孕。比如有些女性到17岁才来第一次月经,有些女性的月经量非常少,有些女性的周期一直后错……这都是“肾虚”的表现。所以,要想治疗这类患者,必须要补肾调经,具体到治疗药物,如“归肾丸”、“左归丸”、“右归丸”,都很对症。
痰湿型。这类患者都有一个特点:肥胖。尤其是小肚子比较大,乳房也比其他人大很多。还有些患者原本不胖,但最近一段时间体重明显增加,月经也变得不规律,这很可能就是“痰湿型”。治病时就要着重化痰除湿、通络调经,最常用的汤药如“苍附导痰汤”。
气滞血淤型。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一个“滞”,一个“淤”,都说明不通畅。所以,这类患者多在来月经时小肚凉、发胀,月经量少,且有血块。治疗时就要行气活血、祛淤通经,最常用的如“膈下逐淤汤”。
肝经湿热。这类患者平时白带多,小肚坠胀,腰骶部酸痛,多伴有盆腔炎症。治疗时要以清热利湿、疏肝调经为主,常用的药物如“龙胆泻肝汤”。
5
不少多囊卵巢患者
面临
“卵泡不破”的尴尬
李顺景主任说,多囊卵巢患者怀不上孩子,多因“卵泡不破”。
卵泡不破,西医称为“卵泡不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它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成熟卵泡未破裂,卵子无法排除,多囊卵巢引起的卵泡不破是其中的一种。
“正常的卵泡直径长到18~20毫米就会破裂,排出卵子,到达输卵管,等待和精子会合。卵泡的结构类似于鸡蛋,因为排卵期卵泡壁内有出血,排卵后,留下的‘空壳’就会变成血体,进而变成黄体,分泌雌孕激素。”
而患有多囊卵巢的患者则是:卵子还没有排出,就产生了黄体,同样分泌雌孕激素。所以,这部分患者照常会来月经,但却不排卵,所以根本不可能怀孕。
“一种患者的卵泡不大。正常卵泡到19~20毫米才破,这类患者今天查卵泡是16毫米,再查就成13毫米了。这说明卵子的质量本身就不好。
“一种患者也能排卵,但卵泡一直不破。今天查是20×21毫米,明天查还是20×21毫米,后天查依旧是20×21毫米。患者很着急,也不理解。我喜欢这么打比方:平时在家蒸馍时,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但还不确定熟不熟,咱们就会按一下馒头,如果按下去是个坑,松开就能弹回来,说明熟了。如果按下去是个坑,松开还是坑,说明不到火候,还得继续加柴烧。同样的道理,卵泡一直不长也不破的,其实差的就是一把‘柴’,别小看这把‘柴’,如果不加上,卵泡还是破不了。
“一种患者的卵泡会疯长。今天查是15×17毫米,明天查是21×23毫米,后天查是27×26毫米。这又是怎么回事?再打个比方:从超市买了速冻饺子,下到滚水里翻得很厉害,看着可喜欢人,感觉饺子肯定熟了,其实根本不熟。怎么办?加点水,不让它过分沸腾,慢慢煮一会儿就熟了。破卵泡也一样,如果它一直疯长,却一直不破,就要加上生地、连翘类的中药,既抑制卵泡继续疯长,又逼着卵泡尽快破。”李顺景主任风趣地说。
李顺景主任说,用中医理论分析,卵泡不破一是因为卵子自身的功能太弱,气血活动不旺盛,靠自身力量不能冲破卵泡壁的包裹;二是卵子功能正常,卵泡壁太厚。
所以,在大量临床试验基础上,他总结出一套“紧急破卵泡法”:先吃当归片。当归片的平常用量为一日3~4粒,1日3次。为了加大活血成分,他建议患者一次吃8~10粒,1天3次,只吃一天。
其次,让患者喝桃红四物汤,里面加上水蛭、皂刺、香附、郁金等中药,其中香附、郁金的用量增至25~30克,增大行气破淤的力度。
最后,在活血、清热、补肾、调经的基础上,为患者注射1万个单位的绒毛膜性腺激素,三管齐下,使卵泡尽快破裂。
“卵泡发育到22毫米×23毫米时不破,为防止卵泡发育过大才使用该方法。临床观察,使用该方法的患者大多具有月经错后,经量偏少,色暗,甚至有血块等症状,部分有人工流产史,属于中医‘气滞血淤’的范畴。”
李顺景主任说,使用此方应辨证求因,注重平时的调理才是解决卵泡不破的根本途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