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震荡的处理方法
点击率:1292
标签:淋巴/感音/神经性/内耳/损伤/颞骨
内耳位于颞骨岩部,为含液的空腔,内侧与脑组织相邻,外侧与中耳相连。迷路对创伤敏感,各种颅骨骨折、贯穿伤、脑脊液压力改变等均可引起内耳损伤,出现感音性聋。常见的内耳损伤包括迷路震荡、颞骨骨折合并内耳损伤、创伤性脑脊液耳漏和创伤性外淋巴漏等。
在少数情况下也可因手术创伤所引起。
一、迷路震荡的病因及病理
路震荡多与脑震荡同时发生,个别情况下亦可单独发生。多由于房屋倒塌、高处跌落、严重车祸或巨声爆炸等所引起。
其病理表现多为内耳淋巴间隙出血、前庭膜移位和支持细胞坏死、螺旋神经节变性和听神经的损伤,引起严重感音神经性聋。如出血较多,内耳难以吸收,凝血块在内耳积蓄机化,可引起内耳功能丧失,听力多难以恢复。
二、迷路震荡的临床表现
多伴有脑震荡和全身多处伤的一些症状,如颅脑外伤、骨折、出血、休克等。少数病人亦可伴有某些精神症状,如精神焦虑、失眠、恐惧等,甚至出现兴奋不安或有癔症的表现。
耳部症状包括耳聋、耳鸣、眩晕及平衡障碍等。据国外报道,耳聋发生率为45%~79%,眩晕的发生率为16%~59%,多与伤情的性质和部位有关。
听力损失多为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常以3~8kHz处的听力损失最为严重;耳鸣呈高调耳鸣,可为持续性,伤情稳定后可逐渐消失;眩晕具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特征,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眼震向健侧,伤情稳定后,眩晕和眼震均可逐渐消失。伤后如前庭功能长期紊乱,多为壶腹顶耳石脱落或内淋巴积水所引起。如伤情稳定,又无其他合并症,迷路震荡的预后一般是良好的。
三、 迷路震荡的处理方法
(1)单纯迷路震荡可按脑震荡的原则处理,卧床休息是重要的。
(2)对于全身伤情应进行全面检查、全面掌握和全面处理。对于一般全身性创伤应按创伤外科原则进行治疗,包括抗感染、抗休克、早期清创和全身支持疗法等。
(3)对于有听力障碍者,待伤情稳定后应进行听力学检查,
必要时可定期复查,以了解听力变化的情况,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或血管扩张药物治疗。
(4)对于有眩晕症状者应进行对症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分别应用地西泮2.5mg,每天3次,西比林每天5~l0mg,或地芬尼多(difemidol)25mg,每天3次治疗;对有呕吐的患者可采用镇吐药物对症治疗。
(5)对于有精神症状者可进行对症处理。
来源:责编:极光网管理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回答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