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
固体物件被阻在食管三个解剖狭窄部(颈、主动脉弓、膈)称食管异物。小儿吞下各种固体物件,大多能通过胃肠道排出体外,但发生食管异物并不少见。较大物件通过食管入口时有哽噎、作噁、咳嗽及大量流涎。小儿安静后,症状减轻,或觉咽部有异物感,咽下困难,能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咽部异物感明显,不停作,应先作直接喉镜检查。常有长条菜叶、钱币、钮扣等物被阻于咽部食管入口外,可用长弯钳取出。异物进入食管后多被阻在环咽肌远端,其次在主动脉弓处,最后在膈上之食管下端。异物停留于食管颈段,异物感较重,企图吞咽口水送下异物,但食管蠕动较弱,很难奏效。异物停留于胸段也较多,异物感不很明显。异物于食管内滞留数天多无变化,稍久后金属物可氧化或硫化转成黑色,颈段异物常被正常粘膜皱襞遮住,胸段异物常被炎症粘膜包围。因此食管镜检查异物于早期易被发现。扁圆金属异物于正位片显影面积最大,因颈、胸段食管横径以冠切面位最大。侧位片食管充气影可显出不透光异物占位影并了解异物的形状与性质。吞服少量造影剂有利于发现异物。颈段食管异物用食管镜取出为宜。胸段扁圆形异物(钱币或钮扣)可在透视下将带气囊导管放入食管,经过异物旁到达远端,气囊充气后拉出导管将异物带出,方法简易。一般应于食管镜检查时钳出异物。除损伤性很大之异物外,食管能使异物处于损伤最小位置,开放之安全针尖,在食管内常朝上,弹簧圈朝下,使其下行时很少损伤食管壁。用食管镜取出时,应以异物钳抓住弹簧圈,向下推入胃中。在胃内转换方向后,拉住弹簧圈向上通过贲门退出。边缘不整齐损伤较大之飞机形纪念章、铁皮口哨等异物嵌于食管壁时,应切开食管取出。食管异物有时情况复杂,可发生下列并发症:
(1) 急性纵隔炎: 异物通过咽部,咽后壁易损伤,引起咽后壁和颈部蜂窝织炎,严重时扩展至纵隔。症状有突然高热,咽部疼痛,颈部肿胀,或轻度皮下气肿。应限制饮水,用抗生素治疗,2~3天多可消退。任何异物留于食管内时间较久后,腐蚀食管壁可引起穿孔,突然出现纵隔气肿和颈部皮下气肿。食管颈段穿孔,表现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有肿胀、按痛,颈下部呈围领状肿胀。颈部X线片可见椎前软组织影增宽。可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于颈部切开引流,食管内异物均需取出。
(2) 食管瘘和支气管胸膜瘘: 食管内异物腐蚀管壁进展较慢,周围组织能使炎症局限化。长期遗留之异物使胸段食管穿孔,局部化脓性感染可侵入左支气管形成支气管胸膜瘘,胸腔引流后,食管内流质饮食从引流管中排出。异物取除后,较小的食管瘘及支气管瘘可逐渐闭合,长期不愈,应手术修补。
(3) 主动脉食管瘘: 食管胸段在胸椎前,主动脉弓横过其左侧壁,此处管腔稍狭窄,大鱼刺片、不规则骨块或其他不透光异物在此嵌顿,不易被发觉。异物长期停留易腐蚀食管壁而累及主动脉弓,症状为胸骨后疼痛或左胸隐痛,一周左右可呕血。出血前胸痛常加剧,并有高热及白细胞增多。初次呕血量较少,呕血数次后,可突然大呕血致死。在食管镜下取除异物时可突然发生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此为异物压迫腐蚀,已穿透食管壁和主动脉弓壁形成主动脉食管瘘,未取除之异物堵住瘘管口起暂时止血作用。X线胸片可见主动脉弓部纵隔影增宽,食管向右后方移位。剖胸探查可见主动脉弓与食管间有假性主动脉瘤,有瘘孔与食管相通。应以体外循环行左心部分转流,阻断主动脉后取出异物,修补主动脉食管瘘或移植人造血管。对嵌顿在食管胸段之粗糙异物,虽无呕血或X线胸片主动脉弓部纵隔阴影不增宽,多采取谨慎态度,切开食管,取出异物。
更多同类【儿童疾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