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腺性唇炎

发布日期:2014-10-02 17:51:46 浏览次数:1595

目錄1 拼音2 英文參考3 疾病分類4 疾病概述5 疾病描述6 癥狀體征7 疾病病因8 病理生理9 治療方案

1 拼音xiàn xìng chún yán

2 英文參考glandular cheilitis

3 疾病分類皮膚性病科

4 疾病概述腺性唇炎較為少見,好發于男性成人。原因不明,長期日曬、風沙和塵土以及吸煙均為重要因素,有人認為病因是唇腺增生伴有長期細菌感染。本病好發于下唇,為彌漫性腫大,觸診有散在多數小結節,為腫大的唇腺。唇粘膜有散在小的隆起,仔細觀察中心部有小孔,為唇腺導管開口,擠壓時有透明粘液溢出。鏡下見腺體明顯增生,導管擴張,有慢性炎癥細胞浸潤。5 疾病描述同義名有唇部粘液腺炎、膿腫性腺性唇炎。Valkmann于1870年第一次描寫此病。其特征為下唇增厚、外翻,伴有唇部粘液腺增生、導管擴張和不同程度的炎癥反應。6 癥狀體征好發于下唇、上唇及頰部粘膜,可同時伴有肥厚的粘液腺。表現為唇部腫脹,上覆一層粘液薄膜,每當晨起時上唇和下唇常粘到一起。在下唇唇紅緣及齒面部有多數界限清楚的粘液腺管口,像篩孔似的散布在粘膜表面。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三型,即單純型、淺表化膿型和深部化膿型。

(一)單純型腺性唇炎 即Puente型,最常見,特征性病變為唇部有數個到數十個2~4mm大小的黃色小結節,中央下凹,管口擴張,從兩側擠壓唇部時,有粘液樣物質從管口排出。粘膜潮濕、結痂、浸潤肥厚。增大的唇部可達正常人的2~3倍。單純型以唇粘液腺增生為主,若伴有繼發感染,可發展成化膿性病變。

(二)淺表化膿型腺性唇炎 即Balz Unna型,又稱Balz病。特點為唇部腫脹疼痛,質較硬,伴有淺表性潰瘍,表面結痂,痂下有膿性分泌物聚積,除去痂皮后,露出紅色潮濕基底部。擠壓時可從腺的開口處排出微渾或膿性液體。進入慢性階段后,粘膜表面有時可呈白斑病樣改變。

(三)深部化膿型腺性唇炎 即Volkmann型,為唇部深在感染伴有膿腫和瘺管形成。膿腫反復發作,與瘢痕交互存在,經過緩慢。擠壓唇部可排出膿性液體。粘膜表面潰爛、結痂,唇部增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適感。全身癥狀不明顯或伴有輕度的全身癥狀。

有人報告40歲以上的腺性唇炎患者,病情經久不愈時,約有8%~35%可發生惡變。

7 疾病病因本病病因不明。因有報告家族發病者,故認為本病有先天因素。吸煙、日光損傷、感染、口腔衛生不良和情緒對本病患者可能產生不良影響。8 病理生理棘層肥厚,表皮不規則增生,伴有海綿形成。粘膜下腺體增生,腺管擴張,分泌性上皮細胞出現顆粒狀變性,擴張的腺組織有時形成囊腫。并有慢性炎癥細胞浸潤,主要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或呈肉芽腫改變,有的部位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本病主要改變為炎癥和腺組織增生,一般認為早期為腺組織增生,腺口擴張,而炎癥是一個繼發過程。9 治療方案對單純型腺性唇炎可局部試用皮質類固醇軟膏與內服碘化鉀1~2個月,或可見效。對炎癥性、化膿性腺性唇炎應局部或系統應用抗生素。有膿腫和瘺道時,應切開引流。有報告外科手術切除效果較為滿意者。相關文獻點此查看相關文獻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