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筛窦恶性肿瘤

发布日期:2014-11-11 04:51:08 浏览次数:1600

【临床表现】

鼻咽结核常表现粘膜溃疡或肉芽形成。病人有鼻塞、流涕、听力减退等症状。扁桃体结核,常无明显症状,称为隐性结核,伴有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咽结核一般分为急性粟粒型和慢性溃疡型两类。

1.急性粟粒型咽结核 常继发于活动性开放性肺结核或粟粒性肺结核。为全身免疫力不良的表现,也是严重肺结核的一种恶性并发症。病人体温高,全身情况极差,咽痛剧烈,吞咽尤甚,常放射至耳部。病初起时,在粘膜下出现多数粟粒状小结节,迅速溃烂形成边缘不整齐的溃疡,上覆灰黄色污秽分泌物。好发于软腭、咽后壁和咽侧壁。也可以发生于扁桃体及其他部位并常向口腔及喉部蔓延。

2.慢性溃疡型咽结核 发展较慢,除吞咽痛外,其他症状不甚明显。好发于咽腭弓及咽后壁,在苍白水肿的粘膜上有局限性浸润病变。继而溃破形成浅表溃疡,溃疡可局限于一处或数处,边缘不整齐,呈鼠咬状,其上覆有灰黄色假膜。若有继发感染,溃疡发生死而深陷,形成潜行性边缘。

【诊断】

活检可确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有关化验检查,可以找出原发病灶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并及时用药,只要经过适当治疗,预后良好。

筛窦恶性肿瘤病理】

原发者较少,常由鼻腔或上颌窦恶性肿瘤扩展侵入。即原发性筛窦者,亦易早期侵犯周围器官,尤其是上颌窦,常称为颌筛窦癌。

【筛窦恶性肿瘤病因与发病机制】

长期慢性炎症、息肉及反复鼻部手术的机械刺激可能是诱发因素。

【筛窦恶性肿瘤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筛窦恶性肿瘤的病程短、发展快,易和眼眶及其他鼻窦病变混淆。后筛房恶性肿瘤常在后鼻孔见有新生物。鼻额位X线摄片可较早发现病变。确诊需经活检。对40岁以上长期鼻炎、鼻息肉、经常小量鼻出血、息肉摘除后迅速复发的患者,须严加随访观察。

专科检查

1.活检可确诊。

2.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有关化验检查,可以找出原发病灶。

临床表现

【症状】早期侵犯眼眶、鼻腔出现症状,促使患者就医较早,但预后较差。早期可出现单侧进行性鼻塞、鼻出血、头痛、嗅觉减退和流脓涕等症状。肿瘤如破坏筛骨纸板或泪骨侵入眼眶后,出现泪溢、眼球向外、前、下或上移位,复视。后筛房者可致突眼、眼运动神经麻痹上睑下垂、视力减退以至失明、眼睑和结膜水肿等。肿瘤如向后扩展侵入鼻咽部,可出现卡他性中耳炎症状。肿瘤如向上破坏筛板侵入前颅窝,可发生剧烈头痛,有感染时可形成硬脑膜外脓肿或其他颅内感染,也可致广泛性颅底或颅内侵犯。【体征】检查可见患侧鼻腔上部或中鼻道内有灰红或暗红色肉芽状或息肉状新生物,触之极易出血。约30%筛窦恶性肿瘤患者,鼻腔内可伴有息肉样改变。面部肿胀畸形,多在同侧内眦部或眶内上或内下角出现膨隆,表面呈结节状,可穿破溃烂成。常可有咽后、耳前、颌下和颈上深淋巴结转移。

分型分期

Ⅰ期(T1、N0、M0):肿瘤局限于窦腔内,除头痛外无其他症状。Ⅱ期(T2、N0、M0):肿瘤侵入鼻腔,尚未侵入眼眶或其他鼻窦,无明显局部淋巴结转移。Ⅲ期(T3、N0、M0,T2、3、N1、M0):肿瘤侵入眼眶、上颌窦,可无或有可活动的颈淋巴结转移。Ⅳ期(T4、N0、M0,T1、2、3、4、N2、M0,T1、2、3、4、N0、1、2、M1):肿瘤有广泛扩展,面部畸形、颅底破坏和颅内侵犯、固定的局部转移淋巴结或远隔器官转移。

【筛窦恶性肿瘤治疗概述】

一般治疗

全身抗痨治疗最为重要。局部治疗主要在于减轻疼痛吞咽困难。如饭前可用0.5%~1%的卡因喷雾咽部,以暂缓疼痛。对慢性溃疡型而病变范围不方法者,可用50%~80%乳酸、20%硝酸银或钝铬酸烧灼,促使溃疡愈合。局部用1%链霉素漱口或喷咽。饮食不宜过热或过冷,宜与体温相当。此外,尚需注意增加营养和维持口腔清洁。

1.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听力减退等并发症;

2.咽结核常因疼痛、吞咽困难,造成极度营养不良

【筛窦恶性肿瘤预后】

筛窦恶性肿瘤预后远较上颌窦者为差。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