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爱吃麻辣烫易患舌癌

发布日期:2014-10-24 06:49:45 浏览次数:1597

近日网上一则消息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南京一所高校的19岁女大学生,平时很喜欢吃麻辣烫、油炸食物和烧烤等,但是舌头上有一个破口一直没有痊愈。这名女生以为是普通的口腔溃疡,在吃饭、喝水、说话甚至打哈欠时都感到疼痛,直到几个月后她才去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舌癌中晚期。常食麻辣烫和舌癌是否有必然联系?舌癌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舌癌?记者就此采访了口腔科专家给读者解答。■本报记者黄媛艳通讯员王妹琴常食麻辣烫可能诱发舌癌麻辣烫作为一道小吃,深受南北方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近日南京一名女大学生吃麻辣烫致癌的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吃麻辣烫会患上舌癌?对此,三亚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王金龄表示,舌癌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重则危及生命,轻则影响患者的味觉和语言功能。人体口腔、胃等黏膜能承受的温度在50℃-60℃,温度过高会对黏膜造成伤害。过于辛辣的麻辣烫会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口腔黏膜长期受不良刺激,易诱发舌癌。“喜欢食用麻辣烫的朋友在吃的时候,要尽量等食物凉了再入口。因为麻辣烫过于辛辣,所以还是应该减少对此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王金龄说。舌癌前兆易与“上火”混淆王金龄说,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口腔癌的一种,多发生于舌缘,其次为舌尖、舌背及舌腹等处,常为溃疡型或浸润型,生长快,疼痛明显,浸润性强。60岁的郑先生由于舌缘疼痛,且明显出现溃疡的现象,他到三亚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经检查发现,由于他一个牙齿部分断落,导致该牙齿呈锯齿状,不规则的牙齿长期磨损舌头,导致出现口腔溃疡,医生随后对他的牙齿进行修复。多数口腔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一些外来因素比如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癌因素;长期抽烟、食用过热或过硬的食物、对辛辣和腌制食品有食用偏好;残根锐利的牙尖和不良修复体经常刺激等,都成为舌癌常见的诱因。舌头出现溃疡,并痛感明显是促使很多舌癌患者前往医院就医的一大原因。舌头溃疡,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上火了。王金龄提醒,如果舌缘、舌尖、舌背或舌腹等处的溃疡过了2周还没有愈合,并出现感觉不痛的白斑、红斑、扁平苔藓,就不是“上火”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可能是舌癌的前兆。一般而言,普通的炎症溃疡和创伤性溃疡,早期都会感到疼痛,但病发时间不会持续太长,溃疡一般可在1—2周内自动愈合。”王金龄说。少吃辛辣食物定期口腔检查37岁的陈先生是位成功的商业人士,由于舌头右侧长期疼痛,就诊后被告知患上早期舌癌,舌头1/3的患处被施以手术切除。手术虽成功了,但舌头的受损严重影响他的日常交流能力,这让他非常烦恼。王金龄说,舌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同时辅助放化疗,其前提是手术必须及时。一般早期舌癌经过正规及时的治疗,能提高患者5年的生存率。手术虽能治愈,但舌部切除后会对患者的日常吞咽、发音带来不良影响。早期舌癌经手术切除后,患者可再接受二次手术,用身体其他的组织对舌体进行修复,再辅之以术后长期的训练,能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如果发现自身有反复的舌溃疡、且时间长达2周以上,舌头僵硬、舌头运动不畅、痛感明显,应尽早到医院就诊。”王金龄说。“舌癌应尽早预防,尽早治疗。”王金龄说,为预防舌癌的发生,人们应当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尽量选择软毛牙刷,每年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牙体、牙周疾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龋齿应及早填补。残冠、残根的修复,镶牙时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以防不良修复体的刺激诱发舌癌。同时,日常生活中还要尽量少吃麻辣刺激的食物,特别是有黏膜白斑、经常性舌溃疡等黏膜病变的患者,尤其应当注意。此外,烤馍等干硬的烤制食品比较粗糙,会刺激口腔黏膜和舌黏膜,应当尽量少食用。辛辣食物和烟熏食品也是各类癌症的一大诱因,也要减少食用。日常饮食中,尽量不吸烟,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和新鲜水果,有利于预防舌癌。麻辣烫潜藏五大隐患原料来源不可靠盛放器具高温分解致癌物易诱发消化道疾病■本报记者黄媛艳通讯员王琨一口大锅里盛放着众多的麻辣烫,消费者可自行取食,这是很多麻辣烫商家的经营模式。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反复高温烹煮的麻辣串,究竟潜伏着哪些健康隐患?记者就此咨询了解放军425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亦民。[隐患一]原料来源是否安全首先要考虑鱼丸、牛丸、虾丸这些熟食的来源是否安全,是否来自病死的肉。“一般新鲜的鱼肉、猪肉煮的时间稍长问题不大,但市面销售的鱼丸、牛丸、虾丸等熟食,除了肉类和淀粉,一般还会添加增味剂、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为了让肉丸更爽口,硼砂有可能被非法添加在肉丸中。”张亦民介绍,在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中,硼砂与工业染料均榜上有名,它们有可能被违法添加在肉丸或熟肉制品中。[隐患二]味精过量导致过敏麻辣烫中过量放入的味精可能导致人体过敏。“味精一般在炒菜上碟前添加少量,但不宜长时间高温烹煮,摄入过多味精可能导致人体过敏,出现口腔周围麻木、刺痛感、面部潮红、眩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张亦民说,据《现代食品卫生学》报道,味精的使用过量(>6.8克/日·人)时,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上升,造成短时的头痛、心跳加快、恶心等症状。有媒体报道,指出过量食用味精对人的生殖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隐患三]盛放器具高温下产生致癌物塑料袋、塑料碗等盛放器受热将产生强致癌的有毒物质。“一般大排档都是塑料袋套在盘子上,上面直接放麻辣烫,有的塑料袋在高温烫烧下会分解聚氯乙烯,它是一种强致癌的有毒物质。”张亦民表示,非食品塑料袋使用聚氯乙烯制成,因为制作中加入的稳定剂、增塑剂,含有致畸、致癌的有毒物质。当温度较高或存放过久,特别是接触到油脂性食品时,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便会很快挥发并迁移到食品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张亦民提醒,目前小吃摊上使用的食品袋鱼龙混杂,但真正的食品袋应该符合无色、手感光滑的条件,外包装上还应有食品用字样以及QS标志,合格的食品袋可以盛放高温食品。[隐患四]易产生亚硝酸盐致癌物反复煮沸的汤料能产生致癌物质。“麻辣烫中使用的自来水含有氨氮物,长期反复烹煮甚至是隔夜烹煮,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张亦民说,麻辣烫中经常用到的蔬菜,不宜长时间烹煮。因为蔬菜氨氮含量较高,长时间反复加热,容易产生亚硝胺和亚硝酸盐。[隐患五]易引起消化道疾病麻辣烫等街头小吃容易附着各种细菌以及病菌,人吃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麻辣烫菜和肉类同时下锅煮,有的煮熟了,有的却没熟,未煮熟的肉里面含有病菌、寄生虫卵未被彻底杀死,长期食用不仅易导致食物中毒,诱发消化道疾病,还可能会摄入大量的寄生虫卵,影响肠胃及人体的健康。常吃麻辣烫易患痛风■见习记者赵优麻辣烫对于喜欢吃辣的人来说是一种享受。但是,痛风也可能找上这些嗜辣族。个别店家的麻辣烫汤久煮不换,汤料大多采用高脂肪物质为底料,海鲜、蘑菇和牛羊肉等都是高嘌呤食物,而汤底比各种肉类还要高得多。嘌呤主要来源于肉类和动物的内脏,食用后最终会以尿酸形式代谢出体外。在作为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痛风和风湿病患者食用麻辣烫后很容易诱发加重病情。”海南农垦三亚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周亚丽说,这种物质消化分解后经肝脏代谢成尿酸,尿酸不能经过小便完全排出体外,便随血液生成尿酸盐在关节等组织中沉积下来,从而引起关节疼痛等症状,诱发或加重痛风病。痛风本身是可以自愈的,所以得过痛风的人也不必过分紧张,在饮食上注意好就行。痛风最典型的症状是夜间突发足趾痛,称痛风性关节炎,大多发生在右脚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足跟或其它趾关节。发病关节表现为红肿热痛,易被误认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次发作后则转入慢性期,病变关节肿大畸形,病人还会有肾结石和肾脏损害。痛风的发病很有特点,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首次发病一般在四五十岁左右,不少病人可以追溯到痛风家族史,可因赴宴、饮酒、大吃大喝、走长路而诱发。麻辣烫菜品款式多样,有些鲜嫩的肉类往往在锅里烫一下就吃。其实,这种饮食习惯容易感染一些疾病,例如吃了没有煮熟的海产如贝壳类、蚝、螺等就有可能感染甲肝病毒。资料显示,在日常环境中,60℃时甲肝病毒可存活12个月,100℃加热5分钟才能杀死病毒。“麻辣烫不是不能吃,但要尽量少吃,食材切忌过多过杂。”周亚丽说,其次在吃时也要讲究一些方法,例如多蘸蒜泥和葱等调料。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以抑制有利于肿瘤发生的酶的活性,预防和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其定义为I类致癌物)的感染。还有洋葱头、韭菜、葱等葱科类植物,不但能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能帮助人体降解致癌物。周亚丽说,在生活中痛风患者千万不要对饮食掉以轻心,应少食含嘌呤较高的海鲜、动物内脏以及啤酒等东西,还要注意锻炼身体、多喝水。肝炎患者吃麻辣烫会加重病情■见习记者赵优天气逐渐转凉,热乎又够味的麻辣烫也越来越受欢迎。街头麻辣烫以其独特的风味占据了街头巷尾。殊不知,麻辣烫里面也潜藏着肝炎隐忧。海南农垦三亚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周亚丽提醒,肝炎患者和健康人不宜经常食用麻辣烫。因口味够“劲”,能让嘴巴过足瘾,麻辣烫备受人们青睐。“辛辣的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和食道,引起损伤。”周亚丽说,麻辣烫里含有“麻”的成分,会使口腔黏膜对外界的刺激不敏感,容易烫伤,最好不要总吃。而肝炎患者一般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并发症,有的还伴有消化性溃疡,吃辛辣的食物容易使溃疡面的创伤加重,造成曲张静脉的破裂。卫生不过关也是麻辣烫的“通病”。麻辣烫的食材杂、清洗难,通常都夹杂着比较多的污垢,卫生安全隐患最多。麻辣烫经常满满的一锅,如果没有煮开或者是煮烫的话,其中的细菌、寄生虫卵就不会彻底杀死,长期食用很容易诱发消化道疾病。再者,浓郁的辛辣味可以掩盖食材的不良的味道,很多小摊上的各种食材是否新鲜,顾客也不得知。另外,一些加热时间短的食物常常半生半熟,很容易导致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如造成合并嗜肝病毒感染,在原来硬化基础上发生重型肝炎,危及生命。据了解,火锅、麻辣烫汤底煮90分钟后,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增加;而绿叶蔬菜反复煮,也会产生亚硝酸盐;动物内脏煮的时间长了,会产生嘌呤物质,长期食用对身体危害很大。“麻辣烫的菌群含量严重超标,很容易造成各种感染。肝炎患者如果因为食用麻辣烫而再次感染肝炎病毒,很容易使病情加重变得更加严重。”周亚丽说。一些商家受利益驱动,在麻辣烫中非法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成分等用于食物保鲜和提味,这些化学物质很容易造成咽部、口腔、食管、胃肠道不适,损伤肝脏,甚至诱发癌变。外地媒体曾报道,有些麻辣烫小店为了招引顾客,在麻辣烫中加入罂粟壳,吸引更多的回头客。“长期食用含有罂粟成分的麻辣烫,会对人体脏器造成损害,肝脏也会受到连累。”周亚丽提醒,“肝炎患者为了健康最好不要吃麻辣烫,可以自己在家准备一个清汤的火锅,少放辣椒等刺激性的调味料,用这样的自制火锅代替麻辣烫,不但营养,而且健康。”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7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