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要防体位性低血压

发布日期:2014-11-17 18:31:12 浏览次数:1596

中老年朋友,当您站起来头晕,排尿时晕倒,活动中晕厥头痛头昏乏力、站立不稳、排尿困难时,可能会想到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但不会想到是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的。就医时多数医生都测患者坐位血压或卧位血压,如果只测卧位血压,还有可能测到的是高血压,以致低血压长期误诊。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老化过程伴随出现对压力反射的反应下降,血管顺应性降低,前庭交感反射衰减,所以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率卓著增加,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照,现已成为热门话题。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发表文章阐述这一问题,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大于65岁人群中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率为20%,在大于75岁人群中患病率为30%,在养老院中这一几率大于50%或更高。

体位性低血压与中老年人的跌倒、骨折、缺血发作、晕厥、心肌梗死等相关,并增加了死亡率。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必需考虑到可能的病因,包括神经系统变性病、淀粉样变性、糖尿病、贫血维生素缺乏等。

我国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有关中老年体位性低血压问题的相关资料还很少,这一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照。

说到体位性低血压,首先要了解卧立位血压,卧立位血压应在患者平卧2分钟后,以及从卧位迅速站起后1~3分钟内测量,同时应记录心率。如果从仰卧位起立后1~3分钟内收缩压至少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就可以定义为体位性低血压,这是交感缩血管神经功能衰竭的典型表现。有条件者还可以做竖立倾斜试验。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分为两组,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有症状组患者常在体位改变,如忽然从卧位、蹲位、坐位起立时出现不适症状,包括头晕、易疲惫、恶心、晕厥、认知障碍、头痛,也可能出现视物模糊、颈项痛、肩痛(称衣架式头痛),有些患者可能出现绞痛(心肌贯注减少)。需格外留意的是,无症状组患者亦可发生跌倒和晕厥。

如今有许多年轻人由于生活没有规律或是过于忙碌而给身体带来了诸多潜在性的危害,所以大家在发觉身体不适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起来。您有什么关于健康的问题都可以资讯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根据您的情况详细的为您解答。

(编辑:袁达)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