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老年低血压的原因与防治
老年低血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低血压会造成人体各器官的供血不足导致缺氧。所以通常低血压患者会感觉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忘记、思维迟钝等状况。而且低血压也很轻易发心肌梗死等疾病。所以老年低血压群体要留意低血压的防治措施了!
①药物性低血压老年人因病服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等,安定类药如氯丙嗪、奋乃静等,利尿药双氢克尿噻、速尿等,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压。
②体位性低血压即竖立性低血压。老年人神经调节功能差,动脉硬化使其动脉弹性下降,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病人及在闷热的环境中站立过久,均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特别在竖立位置或卧位时忽然起立更易发生题目,此时可有眩晕、眼前发黑、出汗、心悸甚至猝倒等表现。
③排尿性低血压排尿中或排尿后忽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前无先兆,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膀胱胀满后忽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随之扩张,转意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
④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年妇女,并且可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平时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往往在查不出什么病。这是因老年人心肌张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丧失所致。
⑤继发性低血压常继发于急性失血、心脏病发作、慢性贫血、糖尿病、脑动脉硬化、中风之后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虚弱、头晕、视力障碍。(编辑:袁达)
来源网址